都重生了,又当消防兵了?_第一百九十四章 待遇之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四章 待遇之争 (第2/2页)

式。

    除了上下级,部队和地方也有许多的财务关系线索。

    大部分,来源于地方,而且不止是政府部门,还有一些地方单位,甚至是公司。

    资源分配,当然也是由地方财政情况决定的!财政收入快三百亿的贵阳,和财政收入十几亿的安顺,预算支出天差地别,消防投入,怎么可能一样?

    除了这些,还有地方政府的预算支出比重的问题,像这几年,你们六盘水的矿大量开采,地方效益极高。

    六枝,盘县,水城,外加一个钟山区,四个区县,300万人组成的市,收入快赶上了800万人的遵Y。

    六盘水支队的人均福利待遇怎么样,不用说吧?

    士官绩效奖金这玩意儿,连贵阳支队也没听说过,你们有。

    高危补助,其他支队五百,我们支队,八百,你们,一千!

    你们一期士官的的综合收入,比人家支队高了三分之一!

    这钱,我觉得合情合理!

    你们矿区大量开采,危险性就高,咱们这儿高楼大厦多,灾情复杂,危险性也高!

    但人家要是觉得不合理,是不是也能找你们打土豪,分田地?

    是不是也能问问,大家都当兵,凭啥你们拿得比我们多这么多?

    总队领导,是不是太偏心了?

    要是我有关系,我也想去六盘水支队!就是进不去那个门啊!”

    方淮恬不知耻地说罢,看着几个刚才为六盘水发声的。

    要是有知道他舅舅关系的,肯定要破口大骂。

    尼玛,曹鹏他叔在那当支队长,加上你舅,那门你进不去?

    锁坏了?

    而那几位六盘水的,现在很想退出群聊。

    因为大家之前虽然都知道六盘水工资待遇高,但算数都不太好,也不知道他们这多那多的,到底多出来多少钱。

    这会一听,要炸了。

    尼玛,多三分之一?那他们干一年,不得顶我们干一年零……好几个月?

    郝成斌一看方淮把锅甩出去了,立马哈哈大笑:“是啊!我也想去六盘水,就是没关系,调不了!”

    大家都有些哑口了。

    只有中间坐着的连序,思路还算清晰,摇摇头,笑道:

    “班长,你们太坏了,人家说的只是资格问题,这个新同志能被你们支队选上,应该走了些关系吧?”

    郝成斌是何人?

    不利于己方的答辩,自不会张嘴去接。

    只是哼了一声:“关系不关系,以后你们就知道!”

    说罢,拍了拍方淮。

    “走!”

    ……

    集训楼外。

    “妈的,没想到这个名额,这么抢手哈!”

    郝成斌背着手,有些心有余悸。

    刚才几个士官眼睛都红了,看来其他支队为了这个名额争得头破血流,真不是空话。

    “之后别在外面说你去大片区培训的事!传多了,对你舅舅名声不好!”

    方淮翻了个白眼。

    刚不是你提的吗?

    “…没事,班长,我舅舅那个人,其实也不是特别在乎名声。”

    “啪!”

    照例,后脑勺大巴掌。

    郝成斌睖着眼道:“这些事,你不懂!人家得不到,也不想你得!这些年,举报的事多了去了!沾上就是甩不掉的屎!”

    方淮也背着手,轻笑道:

    “那就更要证明实力了,只有实力,才是堵住闲言碎语的保障,真是可惜了,这次总队比武没轮上我,要不我咔咔咔…”

    说着,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

    郝成斌眼睛一瞪。

    手上带风,呼地一声。

    方淮一低头,没被打着。

    顺势一弯腰,系了个鞋带。

    这才抬头乐道:“班长,我都让你打了一巴掌了!我可是去武警中队踢过馆的人!可不是躲不掉!”

    郝成斌骂骂咧咧,又是抬腿。

    “不准躲!”

    方淮只能无奈停在原地。

    郝成斌一边踢,一边骂:

    “老子!”

    “叫你!”

    “不要,轻敌!”

    ……

    风言风语,在各种信息夹杂之下,不断传开。

    下午。

    曹毅带着一干团体赛人员进了培训基地。

    准备等到人不多的时候,在百米梯次进攻cao的划线场地熟悉两把。

    这也算是贵阳支队的特权,其他支队的,自然没这个条件,主要是没有消防车。

    一进cao场,消防车上的“贵阳特勤”白色字号,立马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你们不用搞得太卖力,主要还是熟悉一下就行!

    培训基地的场地终点,是上旁边的铁塔二楼,比我们的训练塔,多了半层楼梯!

    你们后面的几个号员,要把水带的最后一截预留长一些,多送一送!免得枪手上楼梯时卡壳,听清楚没有?”

    临下车前,曹毅嘱咐了一句。

    “听清楚了!”经过两天训练,大家对于这个科目,都充满了信心。

    “下车!”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