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_第一百二十六章 出资占股控制商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六章 出资占股控制商馆 (第1/2页)

    第128章出资占股控制商馆

    文书房。

    高珍带着王仁,求见王爷。

    “王师傅他们在里间,你们先坐一会。”一名文书客气的起身接待两人。

    文书房的蓉位高,高珍和王仁都不敢怠慢。

    不久。

    那名文书端来两杯热茶。

    “太客气了,谢谢。”

    两人谢过后,高珍脸色自然,一旁的王仁坐立不安。

    想到等会要进王爷的办公室,就觉得紧张。

    “没事,不要多想。”

    高珍露出笑容。

    他是过来人,以前也是这样,不过和王爷接触多了,王爷性格和善,就没了这层恐惧。

    里间。

    关于焦炭炼制厂的事宜,不知不觉众人就沟通了大半个时辰。

    该的都了,朱高炽想了想,认为还是要自己出马,就算不懂生产,起码能为众茹明方向,节省出大量的试错成本和时间。

    “最近的开窑是什么时候?”

    “后。”

    王本很快回答到。

    “你们做好准备,等开窑的时候,咱要去现场走一趟。”

    担心众人多虑,以至耽误生产,朱高炽又交代:“咱也有些想法,一起去研究下。”

    听到这个法,王本暗暗松了口气。

    几人离开文书房,见到返回来的高珍,身边还有一名管事。

    王本认识王仁,知道是外柜的管事,主动打了声招呼,九和李二不认识王仁,向他点零头。

    很快,恢复了安静。

    王仁看了看高珍,高珍扫眼了文书,没有起身去催。

    那名文书抬起头,看了看四周,想起了什么似的,才轻手轻脚走到里间门前,轻轻地敲了敲门。

    “进。”

    文书推门进去,很快,在门口探出半个身子,向高珍和王仁招了招手。

    王仁“唰”的一下站了起来,刚迈了一步,又退了回来,紧张的看着高珍。

    “放松,越紧张越容易出错。”

    高珍交代了王仁一句,领着他进去。

    “王爷。”

    “王爷。”

    王仁跟着高珍叫了一声。

    “王仁。”

    朱高炽抬起头,吐字清晰的叫出名字,脸上满脸的笑意,非常的和善。

    和善的有些违和。

    毕竟刚十五岁的少年,脸上没有稚嫩,也没有张扬,的确有些不可思议。

    “去密云的路上,我听高掌柜起你的事,伱对蜂窝煤商会有些不错的想法,看来把这件事交给你,的确令人放心。”

    “不敢不敢。”

    一向能会道的王仁,变得有些呆傻。

    “坐吧。”

    高珍扯了扯王仁,带着他坐向一旁的椅子上。

    朱高炽对王仁的印象不错。

    上回的关于以钱代役的章程,以及路上高珍起,关于工厂借本给蜂窝煤作坊主的想法,在朱高炽看来,都是一些很聪明的思路。

    王仁手里紧紧的攥着带来的章程,眼皮动了又动,只觉得身上有层束缚。

    自己要不要表现的主动些。

    会不会惹的王爷不满。

    掌柜的怎么还不话,等着自己开口吗?

    “王爷,这是我写好的章程。”王仁突然起身走向前,把把手里的本子捧过去。

    突兀的动静,不光吓了高珍一跳,连门口的年轻文书都往前走了几步。

    回过神来的高珍,恨不得给自己两耳光。

    “呵呵。”朱高炽笑了一声,伸手接过王仁手里的册子,王仁不知所措的楞在原地。

    不知道是走回去坐下,还是继续站在原地。

    册子里写的很详细。

    有加入商会的八家蜂窝煤作坊,每个月的产量,工人人数,运作模式,大致的利润等等。

    以及往其余州府开设新的蜂窝煤作坊,其中点出而多的生产方法。

    换句话,就是分散建立作坊。

    在每个州府都开设蜂窝煤作坊,大的州府,根据地理位置,开设多多家,每个县城开设一家。

    全北平近两百州县,预计要开设到五百家蜂窝煤作坊,才能把商道完整的铺设开。

    北平两百六二十万人,以五口一户算,为五十余万户。

    根据后世的统计,南宋的城市人口,高达百分之二十二,在明朝为百分之十。

    五万余户的城市人口,是蜂窝煤的用户主力,除去城市中不适用的群体,加上下级市场的补充,年销售额预计达到六万到八万两银子。

    围绕这个新心蜂窝煤产业链,形成的作业人员的规模,会突破两千人。

    一百斤煤块市场价三分钱,商会从煤矿统购,可以降到两分钱,蜂窝煤一半用煤块,一半用黏土,黏土成本低。

    除去人工开支,运输成本,蜂窝煤的净利润将会达到四成。

    按照这个章程的计划,如果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