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老爷子分家事 (第2/2页)
应对新布政使。” 朱高炽点零头,采取了苏观的建议,道:“等新来的布政使上任,咱送他一个大礼。” “银钱反而容易引起不满。”苏观担忧道。 正二品的一省之长,王爷要是送珍贵的礼品,对方可能不会收,反而惹得不美。 “黄白之物可拿不出手。”朱高炽笑道。 他的大礼,自然也跟利益相关,但又不是那么直白,只要新来的布政使不仇视王府,就不会拒绝,正好也可以试出新布政使的立场。 趁着这个空档,朱高炽忙碌了起来,落实前番各卫之事。 每卫三十五岁,从军五年以上者,可以申请退伍,但是需要家里的余丁补上。 正丁退伍后,由王府负责分配工作。 长史府右长史金忠负责此事,筹办军务处,专职此事,上对接各卫,下对接中华重工。 燕山三卫最先施行,然后就是通州卫。 朱高炽专门奔赴了一趟通州卫,拜见了通州卫的指挥使,两人相谈甚欢。 通州卫在北平府以东,地理上最靠近王府的卫所,当朱棣造反之后,是第一主动归附的卫所。 “世伯的支持,王府一定不会忘记。”朱高炽笑道。 燕山三卫的指挥使,朱高炽从世伯改口到职位,不是因为拉拢过来就抛弃了,反而明关系变得更近。 而通州卫虽然心向王府,但那是朱棣的威信,跟他朱高炽没关系,刚开始打交道肯定是要客气些的。 通州卫指挥使很客气,没有因为朱高炽不是世子就自持身份,双方的印象都不错。
燕山三卫已经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还要在王府服役,所以这条新的政令下,没有产生多大的变化。 通州卫也向中华重工提供了些许劳动力,不过当这条政令在通州卫公布后,短时间内仍然收到了不少退伍申请。 乡间的道路上。 一名汉子回到卫所,两手空空,一家人吃了下午饭,住处是土胚房,搭了三间房子。 老两口住正屋,大闺女嫁人多年,也是卫所里的军户,幺儿和他们住一个房,老二老三成了家各住一间。 傍晚时分,夏日余热让人呆不住,一家人在院门口乘凉,两家的三个孩子跑去和别处的孩子玩。 “老二你退伍当余丁,老三去当兵。”老爷子发话。 老二没意见,王府分配工作呢,有的一年十二两银子,有的一年十八两银子。 哪怕一年能有十两银子,汉子也心满意足。 家里田亩不少,可人多呀,一年到头见不到几两银子,也存不住。 老三也没意见。 当余丁也是要服役的,不过不像正丁要打仗,放在以往他肯定不愿意和二哥换。 可他打听过了,退役后可以进入中华重工,只需要服兵役五年,这笔买卖划算。 “只要四弟答应,五年后接替我入营。”老三当众提出来。 一名十七八岁的青年人,低着头没话。 退役有要求。 余丁和正丁都不能少,可以减少余丁的服役,由在工厂cao练代替服役。 但是正丁退役,必须由余丁补上。 二哥由三哥接替,三哥有自由接替,那自己有谁接替?几个侄儿还着呢。 气氛冷了下来。 老二和老三不好意思话,但如果老四不松口,这事情就办不成。院门里面的儿媳妇和三媳妇竖起耳朵听着。 “老四,你二哥三哥对你从没话。”老二媳妇忍不住向外面道。 “伱闭嘴。”老二吼道。 “吼什么吼?”老爷子骂了一声,老二连忙不敢再话。 儒家有不好也有好的地方。 在人们能吃饱的时候,维护了一定的社会公良。 这个程度的社会公良,放在后世不够看,可在当今时代,放眼全球就是理想国。 老爷子年纪大了,体力也不如儿子们,但是他能当家。 像俄国童年三部曲中,几个儿子为了争家产大打出手,直到动用了武器,浑然不顾家中老爷子,等争去了家产后,丢开老爷子让他吃糠喝稀,任其自身自灭,在中国古代是行不通的。 “我同意。”老四虽然觉得自己不公平,为了兄弟情谊,仍然松口答应。 气氛立马好了。 院子里头的妯娌们也喜笑颜开,觉得叔子还是明事理的。 老二动了动嘴,又忍住了,虽然觉得对四弟不好,可他也不愿意放弃进入工厂的机会。 现在工厂可难进了,一般人进不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