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_第一百九十九章 朱棣入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九章 朱棣入京 (第2/2页)

棣明就要出发,王妃看朱棣神色迟疑,好奇的问道:“你不是诸事安置妥当,为何还焦躁呢?”

    “担心老大。”朱棣忍不住道:“你可要盯着点。”

    徐氏有些纳闷。

    “你既然不放心老大,为何又把事情交付给他。”

    徐氏的态度很明显,不愿意监督儿子。

    以前朱棣离开北平,诸事会交付给她监督,长史府事无巨细都会通报王妃。

    现在儿子大了,徐氏可不愿意再插手,免得母子生分。从耳濡目染的徐氏,深知权利。

    “老大胆大包,素无顾忌,咱虽然把事情交给他,可心里没底,不是怕他做不好,而是怕他做的太多。”朱棣叹道。

    “咱家只是王府,要守臣子本分,偏偏老大性格独断,颇有些不守本分。”

    闻言,徐氏低下头不出声。

    出身皇家,虽然是最富贵的人家,可面对的形势又不一样,“伱既想打压老大,又舍不得老大的才能,老大有今日,不也是你一手支持的。”

    “你想当个好父亲,偏逼我来当恶人。”徐氏摇头道。

    “唉。”

    朱棣长叹。

    如果自己能当太子就好了,可惜自己偏偏不是,也不可能当太子,上面还有两位同胞哥哥,下面有大哥儿子,怎么排也轮不到他。

    只有一个排法。

    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

    这是下人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从官员到百姓,没有任何人会希望是这种排法。

    “你二弟来信了没有?”朱棣略过此事,关心的问道。

    徐氏摇了摇头。

    她的两位弟弟,大弟徐辉祖担任中军都督府都督,负责直隶诸卫等。

    二弟徐增寿,今年提为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只过了一个月,又改任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左军都督管辖范围,包括山东都司,辽东都司。

    突然改任右军都督佥事,并不是圣龋心徐家权利太大,而是太子一系顾忌朱棣。

    大弟是铁杆太子一系,支持太子乃至皇太孙,所以太子一系和大弟是同路人。

    反倒是二弟和丈夫朱棣关系交好,两人从关系就好。

    如果二弟担任左军都督佥事,那朱棣更容易影响到辽东都司了。

    特别是王府已经图谋了金州卫,引起了朝廷的猜忌,更不会允许这种情况。

    所以二弟刚上任一个月不到,朝臣有人合起来出力,让圣人改主意调任了二弟。

    朱棣不满道:“你大弟也不帮忙话,是对徐增寿有意见,还是对咱有意见?”

    “你刚还了老大,你又何必为此事生气?看来你和老大也没有不同。”徐氏冷哼道。

    长姐如母,两位弟弟从听她的话,她可不愿意丈夫和弟弟们起生分。

    朱棣无言以对。

    大明设五军都督府,掌管兵事。

    明初的五军都督府,可不是明末那种有名无实的地位。

    徐家一门就担任了两军都督府,占据了五分之二,可见徐家在明初的显耀。

    背后有如此权势的娘家,且作为徐家嫡长女的徐氏,地位还真不弱于燕王朱棣,当得起门当户对四个字。

    “行,咱入京后,当面去问问徐辉祖。”朱棣不满道。

    如果徐增寿没有改任,有他的协助,辽东都司,山东都司朱棣都能得上话。

    徐氏没有劝阻。

    对丈夫的心思,徐氏从相熟,极其的了解。

    虽然持重,可谁也能一点都不想呢。

    多年来恪守严己,没有传出一丝不好的风闻,无论是对官员武将,还是对百姓匠户,朱棣都极为善待。

    不但如此,而且文治武功,成绩卓越。

    丈夫有大抱负,可惜他们这等人家,出身决定了一切,注定改不聊。

    第二日。

    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三兄弟骑上马,在王府卫队的队伍中,出城数十里送别父王。

    还有诸多官员武将随行恭送,声势浩大。

    北平布政使颜钝,也在城外相送。

    朱高炽驻足观望。

    当朱棣从京城回来,朝廷随之就是各省左右布政司,左右参政,按察使……诸多大员补齐了。

    未来的形势堪忧,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大哥,回去吧。”朱高煦骑在马上,个头又长高了,鸭公嗓子让朱高煦压着声音话。

    “走吧。”

    朱高炽点点头。

    身侧还有轿子,里面坐着的是布政使,颜钝从车厢窗帘看了眼骑在马上的朱高炽,随后收回了视线。

    在他们的身后,是北平的文武官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