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名士的诞生 (第2/2页)
/br> “多谢。” 李学颜没有推辞。 如果不靠周兴护送,他的确走不出辽东。 世间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辽东无道。 靠着大军过路,踩出了一条新道,多年来,各卫修葺道路,终于让辽东的运输有了模样。 旅顺码头。 靠着周心名头,金州卫指挥使孙岩,这回没有拦住李学颜,但李学颜却没有机会再到处打探。 一行人直奔码头,码头外停靠一艘船。 “周兄,今日一别,他日再聚不知是何时,只望兄保重身体。”李学颜恋恋不舍。 “本想留李弟在家过年,与你把酒畅谈,看来没这个机会了。” 周兴惋惜道。 李学颜恶了燕王,还让辽王不满。 那么辽东这块地面,已经没有李学颜立足的时日,恐怕一辈子也很难相见。 不看李学颜身后的背景关系,哪怕此饶见识,也令周兴刮目相看。 后世的报纸,然后屏幕,最后的互联网。 让信息廉价了起来。 坐在家里就可以知道世界上的事。
而在大明朝,信息是非常昂贵和珍重的,世家之所以是世家,除了垄断知识,也掌握了信息。 “弟虽然不能来辽东,但是兄有机会可以去应府。” “应府不像辽东。” “那边处处是道路,满是酒肆茶楼,书店商铺应有尽有,如果弟有机会,必定领兄长领略一番。” “好。” 周兴痛快的道。 人们习惯聊东西,会以为周边都是如此。 例如衣服。 大明再穷的人,也会扯一身衣裳,哪怕是打满了补丁。 人类从树叶兽皮到织造品,这是文明的进步,需要一定的制造技术。 可很多地区,还停留在裹兽皮的阶段。 书店,商铺,酒楼,铁匠铺,矿场等等,更是需要经济达到水平,才能诞生这些经济产物。 辽东离开中原几百年,别文明,原来的水利灌溉设施都已经不见了踪影。 当残元离开了中原,自身连铁锅都造不出来。 而草原上的矿产资源丰富的很,多的是露矿产,却没有能力制造,这就是文明的差异。 周兴送走了李学颜,才转身返回广宁。 “要不要动手脚?” 水寨。 邓章问大哥。 李学颜差点命丧辽东,此事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此事不管是不是辽王的主意,造成的事实,传达的信息就是和燕王同进退。 辽王没成功,不代表燕王做不到。 邓章认为在海面上动手更有利,遇到风浪船沉了,至于船是不是真沉了,谁又能了解真相。 邓兴摇了摇头。 “大哥,这可是讨好王爷的好机会。”邓章激动的道。 “你呀,从急躁。” 邓兴不满道,“王爷要是真有这个心思,无论是孙指挥使还是林场的王真,早就派人来联络。” “既然没有动静,明王爷没有放在心上,我们何必多此一举,万一为王爷引来了麻烦,反而不美。” “的举人而已,能有什么麻烦。” 邓章不在乎。 “你知道个屁。”邓兴骂了句。 见大哥不松口,邓章只能放弃了心中的想法。 李学颜顺利抵达山东。 名望大增。 当回到应府时,受到了无数人称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