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小山氢爆核聚变发电站 (第2/2页)
因为那时苏大哥内部并不安稳,人心不齐,最终该技术被大夏以价值400万夏元的两车羽绒服给买了下来。 再之后就是大夏花费近4年的时间,成功吸收了苏大哥的T7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的技术,并用全国产材料制造出来了国产的T7超导托卡马克装置。 随后就是98年,大夏正式立项研发了下一代的全超导非圆截面的托卡马克装置HT-7U,这个研发项目后来改名为EAST东方超环! 最终结果就是如同历史那样,东方超环在2006年年末建设完成,2007年正式通过测试验收,还创造了十余项世界记录。 而该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的东方超环研发成功,直接让大夏成为了国际可控核聚变技术领域的大国之一。 也因如此,西方才会允许大夏加入组织,否则以西方怎么会允许大夏加入组织,分享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利益蛋糕呢。 “我们的东方超环虽然在去年验证完成并创造了10余次世界纪录。 但磁约束线路天然存在着一个巨大难题,这巨大难题就是常温常压超导体的难题啊。 没有常温超导体,我们的导线想要实现超导特性,那就只能用液氮浸泡着,约束密度平方级并不高。
这种形式让我们的导线体积无比巨大臃肿不说,还存在着不稳定的隐患。 所以不解决常温超导体的问题,我们就无法将托卡马克装置小型化装到飞船里,很难真正投入使用。 所以我建议我们还是直接走惯性约束线路,这样能快速出结果,也不用面临超导体的难题。” 此时发言的是鹏后觉院士。 他是国内惯性约束可控核聚变技术的专家,在几年前的世纪末,他就提出了一个人类现有技术可以真实实现,并且成功概率很大的可控核聚变技术开发计划。 该开发计划就是先挖空一个小山,然后从小山顶往下挖一个半径为60米到80米的空洞,随后注入氩气,最后找一个TNT为1万吨当量的小氢弹放进去。 这时人类再从洞口喷几万吨的液态钠,最后引爆小氢弹,这时氢爆释放出来的能量就会被液态钠吸收,这时的液态钠就可以拿去发电了。 根据鹏后觉院士的设想,只要一天炸十次八次,每天发电的能量可以达到100万到200万千瓦。 当然这个技术开发设想并没有得到上面的认同,因为每天在自己国l土引爆十个八个1万吨小当量氢弹是个啥事啊? 而且这个方案还是太过粗暴了,发电效率与成本并不怎么好,也会产生EMP磁暴冲击与核污染。 而且最重要的是它未来无法小型化装到飞船里,这就限制了它的开发前景。 所以该技术开发方案提出到现在也快十年时间了,上面一直不同意这个技术开发方案,让鹏后觉院士感到相当遗憾。 另外一边,龚远祖院士听到对方的唱反调话语,而且还推荐了研发惯性约束线路,他当即脸色一沉道: “鹏后觉,你又想提出你的那个小山氢爆核聚变发电站技术开发方案? 这东西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先不说想要引爆氢弹前必须先引爆原子弹造成的核污染问题了。 光是一个小型化就否定了这个方案的前途,毕竟我们未来可是要小型化装到飞船里的,别再妄想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