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04 人心这东西,在能够取得的情况下,还是尽量取得 (第1/3页)
第205章人心这东西,在能够取得的情况下,还是尽量取得 紫禁城风声鹤唳,大臣们惶恐不安。 因为老皇帝一向身体康健,少有疾病。 太医院院判急匆匆赶来诊脉,说了一大通似是而非的话。 诸位皇子各怀鬼胎,跪在养心殿前悲戚不已。 结果到了后半夜,乾隆突然醒了,缓缓吐出一口气。 仿佛没事人一样,开始调兵遣将,口授旨意,整个人异常的冷静,眼神凶狠。 众臣激动山呼万岁,大清国又躲过去一劫! …… 苏州府道前街, 原江苏巡抚官署,门口挂了两块竖长木板,白底红字。 分别是“江南保境安民团练署”,“江南总商会” 4名持枪卫兵肃立两侧。 这里,就是李家军的总部! 除了李郁在此办公,民事官范京也在二堂办公。 原先的六户房,被改成了各个机构。 步、骑、炮、水师、辎重各占一房。 还有战略宣传署,占据了最里边的一间房。 内部戏称为新六部。 许多人都觉得诧异,为何把宣传署和各兵种放在一处。 慢慢的,他们就会发现宣传署那帮书生有多狠毒了。 一支秃笔,却有不亚于36磅重炮的威力。 既戳敌人软肋,也教化治下百姓。 …… 李郁率兵,南下攻打嘉兴府了。 范京则是坐镇总部,忙的一天只睡2时辰。 不过精神饱满,神采飞扬。 不停的批复各种公文,还不时口授命令,坐在角落里的书办随听随写,交由他过目审核后,用印签发。 “范大人,各处府库如何处置?” “城外府库全部搬空,并入城池。优先考虑苏州、松江府城,其次是太仓州,金山卫,吴江县。府库守卫,编入城防军。” “范大人,停泊在胥江码头的漕粮,是否需要卸船?” “30船卸到仓库,其余12船原封不动,留作出征军粮。小心看守即是。” “范大人,火器、各类物资如何分配?” “原库存不动,从现在开始,每日生产的所有物资逐城分配,按照府城3份,县城1份的比例,存入城池。让后勤供应署的运输船队负责运送。” 不停的有人进来,请示后又离开。 扑通,一人过于匆忙,被门槛绊了一下。 范京皱眉:“找个木匠,把这里所有的门槛都锯掉。” “是。” 主公很看重效率,不在乎那些繁文缛节。 范京作为追随者,自然看在眼里。 …… 一直忙碌到傍晚,太阳下山。 “范大人,该用餐了。” “好。” 范京将菜扣在饭里,抓起筷子就稀里哗啦的猛扒,速度惊人。 消灭了饭菜,又端起茶水猛地喝了一大口。 咕嘟咕嘟咽了下去。 “端走吧。” 伙房的妇人看的心惊,暗自感叹这新衙门的官,好像都没架子。 每天走路带风,一忙就到深夜。 看起来以后的日子肯定好过,青天大老爷太多了。 “范大人,被软禁的那些狗官们,要求见主公。” “嗯,本官去一趟。” 官署的最后面,角落一排屋子里。 几十个惊恐不安的本府官绅,或坐或躺。 黄文运显的尤其冷静,他一直闭目不语。 这几天,他几乎把所有的事都想清楚了。自己看走了眼,庇护了一个超级大反贼。 突然,牢门打开。 看守拿刀鞘敲击门环,喝道: “都起来,范大人要召见你们。” 又赶紧把墙壁的3盏油灯,挑亮。 …… 范京进屋,挥了挥手,气味污浊难闻。 拱手道: “主公插旗起事,李家军已拿下江南6府。你们这些人,想清楚怎么选。愿意效忠的,自己找看守要纸笔,写悔过状,还有效忠状。” 角落里一老朽,晃悠悠起身: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老夫忝为本府教授,岂能折腰侍贼?” 范京冷笑:“来人啦,成全这位大人。” 两个看守,立即反押着府教授出去了。 月光下,刀光一闪,人头落地。 “清帝喜欢对犯官抄家流放,女眷没入教坊司。我李家军亦可效仿。” “黄大人,你说呢?” 黄文运艰难的张开嘴,却是一句话都没说出来。 范京对于他,还是很和蔼的。 “黄大人,您是主公的老朋友,老相识。主公也很欣赏的才能,您是否愿意带个头?” “可否让下官出去,先看看这世道变成了什么样?” “哈哈哈哈,当然可以。” 范京心情畅快,知府在自己面前称下官。 一挥手,让人跟随黄文运,可在府衙内自由随处走动。 …… 官署后门外,一队巡逻的火枪兵吸引了黄文运的目光。 走路整齐,眼里有信心。 肩上火枪,似乎都一个模子出来的。 “这是李郁的精锐吗?” 随从瞪了他一眼,答道: “这些是武装民兵。真正的李家军,里面那一队才是。” 黄文运走到官署宽敞的院子里, 4个火枪营士兵,恰好换岗。 身上崭新的制服,红黑相间,军靴铿锵。 腰间的武装带更是新奇,透着一股干练。 燧发枪,他是认识的。 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