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 再进一步,称吴王 (第1/3页)
第250章再进一步,称吴王 内政部审讯之后,所有细作全部就地处决。 这些人心眼太多,关着浪费粮食,做苦役怕他们搞事情。 不如送一颗炙热的铅弹,一了百了。 这也怪符合国际通用法则的。毕竟哪怕是几百年后的文明战争,也从不优待细作。 李家军内部隐患,暂时一扫空。 …… 船队从西山岛运输了一批简易车床去马鞍山。 原来系统奖励的那一套车床,现在主要用于制造更多的简易人工车床,还有镗12磅以下的炮膛。 车床多了,学徒多了,枪炮产量终于突破了一个桎梏。 同时,将陈氏的2个年轻子弟吸纳进入正在组建的参谋团队,3进入范京的民事系统,迈入预备文官序列。 不过,将铁水变成优质钢和熟铁,产量大且质量稳定,门槛还是有点高的。 制定作战方案必须具有十分的可行性。 打过仗的基层军官和工矿头目,不至于来一句:感念圣恩,轻兵急袭,将士用命,日克坚城。 “主子,这些还杀吗?”他的家奴刘路,如今是督标亲兵队长,过来请示道。 2000汉中督标精兵杀穿了整个郧阳府。 数万具尸体抛进汉水。 最不能进入参谋团队的是纯文人。热衷诗词浪漫,缺乏实务经验。 “总戎有令,杀无赦。” 关于冶铁, …… 作为封建时代的工匠,能把安身立命的技术完整的交代出去,殊为不易。 最后一句话,他几乎是嘶吼着喊出来的。 只能打顺风仗,打不来逆风仗。 不能说完全没可能,但是在99%的情况下,都是扯淡。 马忠义顺着他的手指望去, 而接下去,钢铁的产量也即将迎来一个暴涨阶段。 铁厂的陈氏族人经过多次试验总结,最终将数据落在了纸面上。 “郧阳府乃是教匪老巢,经营恐超百年。这里的人要换种,这里的石头要过刀,这里的草木要过火!” 华东第一露天矿,不是白叫的。 难度在于:如何将靠熟练匠人经验判断,变成有根据有数据的标准流程。 见主子残虐好似地狱犬,亲兵刘路吓的不敢抬头,转身离去: …… 每到一处,照例大开杀戒。 郧阳府此时已经沦为人间地狱。 马忠义这个汉军旗奴才没有辜负主子的期望,颇有兆惠之风。 翻越险峻绵延的大山,突袭拿下郧阳府。 之后以招安的名义暂时安抚住了俘虏,很快又翻脸,杀俘杀的血流成河。 根据李郁的判断, 长期在工矿工作的人在组织能力上有先天优势,进入参谋团队很快可以上手。 几十丈外的山谷里有几百名妇孺老弱,缩在一起。这一瞬间让他想起了饲养的鹌鹑。 因为马鞍山钢铁厂的第一批铁水出炉了,质量很不错,主要是铁矿品味高。 为此,李郁在苏州城郊赏了陈氏家族500亩地,2000两银子,让他们在这盖起自己的家族庄园。 装备碾压,士气碾压,战术得当等等都是原因,总之白莲的巨大弱点在这一仗中暴露无遗。 实际上只要掌握了小高炉的技术,加之原料燃料供应充足,门槛一点都不高。 以少胜多这种战例,在历史上并不少见。 之后又以投名状后,吸纳编入官兵的诱惑,驱使数百本地白莲教徒为向导追索残余营地。 缺乏严密组织度,乌合之众。 “放箭!” 俗称:科学! …… 高端的食材,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这个道理用在冶金行业,一样适用! 例如,调动1个营从江宁府进攻徽州府,需要考虑什么?需要准备什么?预计费时多久?是否有意外预案? 望着拉开弓弦的官兵,被俘虏的白莲家眷们眼神空洞,默默的接受了死亡。 …… 站在山坡上,马忠义朝向东边眺望。 自言自语道: “李郁,待本官杀尽了白莲,自然会来寻你的。” “当年本官被流放,江东鼠辈没人多瞅我一眼,只有你派人追到扬州府,送了本官500两银子。” 1丈外,正在烧烤的刘路听见了,心里默默说道:“李大官人是好人。” 2000里外。 李郁打了个喷嚏,他很怀疑这是有人在背后说自己坏话,又或者是某个女子想念自己。 毕竟一个男人事业做大做强之后,就很难不被同性嫉妒、很难不被异性爱慕。 最近,他正在琢磨称王! 底下人都建议自己再进一步,如今雄踞江南,格局可以稍微大一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