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一章 风之道 (第1/2页)
越了解风,林煊越觉得自然的神奇。 而所谓的风,是如何形成的呢。 科学的解释有两个原因。 即地球的转动以及地球表面受太阳加热程度的差别。 这两个是形成风的原因。 详细点就是地球是转动的,地球表面对大气的摩擦,从而使人头顶上的空气同样发生运动。 但由于大气与地面没有固定的连结,其运动速度相对较慢,因此在地面上的人看来,好像是空气在动。 加上太阳的存在,风的运动情况更加复杂。 在陆地和海洋受太阳辐射最多的地方,空气较为温暖,并向上运动,反之则向下运动。 向下的空气产生高压区,高压区的空气会流向低压区,于是我们便看到了风。 而这只是关于风的最简单的解释。 实际上,我们每天看到的风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现象,其原因除了上述作用力外,还要加上水、山川甚至建筑物和树木的影响。 说到底风只是一种称呼,准确来讲其实是空气间的运动。 也就是说林煊想要理解风,那就得参悟这空气的流动规律。 而所谓的风之声,其实也可以解释为是这空气的流动之声。 如今,林煊已然能听懂这些流动的规律,它们就好像是一串串独特的音符,有高有低。 高音来临时,风力增强,低音的时候,风力又逐渐减弱。 当然,其中的音律不仅如此,要更为复杂一点。 它们节奏时快时慢,并不有序,就好像每天都在谱写不同的乐章般。 所以林煊一边聆听一边参透,即使到了现在,都未完全参透其中的变化规律。 而随着他不断的参悟,他自己仿佛也化为了一缕清风。 也只有这样身在其中,他才能以风的视角,感受到一个全新的世界。 起初,风之声凌乱,无序,林煊听得一头雾水。 现在,当他听懂的时候,却觉得这旋律是多么的自然,优美。 那种感觉真的难以形容出来。 随着时间推移,他在风中领悟到的东西,越来越多。 已经到了难以用言语形容出来的地步。 若是真要形容的话,林煊觉得可以用诗来形容一下。 聆听着这风之声,他脑海中自然就浮现出曾经看过的一句诗。 那便是风中三千客,皆是自由身,空有自由身,却非自由人。 这是他率先领悟到的一种意境。 倒不是说很高深,很难渗透,只是觉得很符合他自身的经历罢了。 如今他在追寻超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也就意味着这一生,总有一段路要自己一个人走,总有些事是要自己一个人去扛,也总有一份孤独需要自己去承受。 林煊只是没想到,他能在聆听风声的时候领悟到这种意境。 当然,以上领悟到的只是其中一种道理。 他在风中所领悟的风之道又岂止如此。 风看似虚无缥缈,但其中能让人参透的道理有很多,比如风一样的坚强,风一样的傲骨。 再比如风的神采。 还有要像风一样提得起放得下,看得破撇得开。 听风,让林煊的思想境界更上了一层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