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烈乾自行车厂  (第1/2页)
    皇宫,勤政殿。    忙活了一早上的永乐帝,终于能坐下来安稳的喝口粥了。    桌子上是大内擎苍卫的最新密报。    其中,便有今天清晨汉王府发生的事儿。    如若可以,永乐帝倒并不是想时时刻刻监视自己这几个儿子。    实在是,自己这几个儿子都是不让人省心。    尤其是这老二老三。    这两人打的是什么心思,永乐帝心知肚明。    永乐帝看了几章后便是被吸引。    很快放下手中的白粥,拿起端详起来。    看了一会儿啧啧称奇。    陆远竟会说出如此这般的话来?    永乐帝真不是说心里埋汰自己这个孙儿。    实在是之前干的那些个事儿,不叫人事儿。    好好端详了一会儿手中的密报,永乐帝有些感慨的点了点头。    自己这个孙儿可算是开蒙了。    虽说比自己的好圣孙陆青开蒙的晚,但也来得及。    将来等陆青继承大统之时,陆远也必定是个好王爷。    自己这一脉到底都是优秀的!    看了一会儿这大内擎苍卫的密报后,永乐帝又看了下总部擎苍卫的密报。    瞄了两眼,永乐帝有些不满的轻哼一声:    “这个老三……”    这总部擎苍卫平日里关于陆远的密报,是能糊弄就糊弄。    这今儿个陆远在家里说的这番话,这个老三恨不得写满两张纸。    不过永乐帝倒也知道,老二老三这两兄弟从小就玩的好。    再加上后来老三也没个儿子,自然把陆远看的跟自己儿子一样。    永乐帝看了一会儿后,便是将这些密报收起,望向门外的太监道:    “把太子,顾时卿,宋奇杰叫来。”    门外太监应了一声后,便是匆匆去请。    永乐帝叹了口气,手上拿出一份文章。    正是那日家宴上,自己的好圣孙陆青所书。    这篇关于解决难民的文章,着实不错。    其中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文采飞扬。    虽说比不得内阁那些大臣们。    但也差不离了。    特别是陆青也不过比陆远大上一岁,在这个年纪能想到这些,更是难得可贵。    永乐帝要承认,自己十八岁时,写不出这样的文章。    毕竟,自己从小倒也没有被当做储君培养。    陆青让永乐帝看到了帝国的希望,当真是不负宋奇杰那句好圣孙。    不过,这篇文章虽好,但也有些地方稍显稚嫩。    整体评价的话,永乐帝倒是突然寻思起来另一个孙儿。    陆远昨天对顾家丫头说的那番话。    有些华而不实了。    有些过于引用圣贤所说,过于掉书袋子了。    现在难民之事,刻不容缓。    容不得这般缓缓而治。    并且这文章上的解决办法,也并不算高明。    永乐帝喜欢的不过是因为这是自己孙儿十八岁写的文章。    如今难民的事儿很是麻烦。    第一就是多,关键是每天都有。    而且,难民是人。    不是说今天这一股堆在东城门聚满了,就给他们拉到一片儿没人的地方,建个村子就行的。    这从四面八方来的难民,习俗不同,文化不同,甚至连方言都不同。    胡乱将人放到一起。    这帮人吃饱了没事儿做,就要开始生事。    而这么多人聚集在皇城,若是不及时处理,恐又生变。    永乐帝寻思来寻思去。    他娘的!    问题就出在这鎏金皇朝上!    看来自己前面三次御驾亲征,还是没把他们打服!    那就再打!!    与此同时,太子,等两位内阁大臣进来了。    一看到太子,还不等这三人跪拜。    永乐帝的脸便是笑的比花儿还灿烂道:    “呦,太子爷来了,快坐。”    肥肥胖胖跟加菲猫一样的太子,看到这一幕,听着自己爹的这句话,心里咯噔一下。    心想坏了。    自己这爹……    不会又想御驾亲征了吧……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