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朕是一把刀,要在仲父肚子里搅!(求订阅) (第2/3页)
延年看着天子车仗离开,那腰背上的疼痛顿时又传了过来,让他冷汗直冒。 但是,他脸上的表情却很是喜悦和满足,没有一点痛苦的模样。 他缓缓转身,看向身后那洋洋百人的属官吏员,又硬是端起了九卿的架子,踱步来到了众人当中。 “你等还闲着看什么,今日的时辰已经过去一半了,怎么可以再荒废时日,还不赶紧各司其职?” “诺!” 所有人立刻就散开了,整个大司农寺终于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和忙碌。 田延年来到正堂之上,忍痛在上首位坐了下来。 经历了刚才的那些事情,他有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也自以为看清了许多。 如今,朝堂上的风向已经变了。 大将军的灶恐怕已经再也烧不旺了。 想要让田氏一族再显赫一些,得来烧天子的灶了。 自己辛苦那么多年,为霍家做了那么多事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但是大将军连一个区区的太常都不给自己。 反而是天子,一出手就是封侯。 孰重孰轻,田延年一眼就看出来了。 看来,是时候和霍家做一个了断了。 而那每年几千万钱的钱财,也可以攒下来,收进自己的腰包。 真是一笔划得来的生意。 天子刚才的那顿打,自己挨得值了。 想到此处,田延年更是在正堂上打起了十二分精神,等待属官吏员将政务呈上来的禀告。 这是田延年的美梦。 但注定是一个会醒过来的美梦。 …… 安车之上,一向直来直去的戴宗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 “陛下,给田延年这样的人封侯,会不会引起其他朝臣的不满?” “戴卿,朕说的是明年立春之后会给他封侯。” “但是,前提是他能活到那个时候,你觉得他能活到那时吗?” 戴宗恍然大悟,天子的伏笔原来埋在这里。 “陛下英明,是微臣妄议此事了。” “长安城内大局已定,丞相府和太常寺不用朕亲临了,可传檄而定!” “备好纸墨,就在此处,为朕拟定好诏书。” “诺!” 薛怯把安车驾得非常稳,用如履平地来形容也不为过。 因此,飞速行驶的安车,丝毫没有影响戴宗拿出纸笔来书写——他也提前准备好了一块木板,全当做是帮助书写的几案。 此时,长安城已经完全从睡梦中苏醒了过来,比刘贺从未央宫出发的时候更热闹了一些。 虽然薛怯挑选的行进路线已经尽可能避开了人多的地方,但是仍然难免惊扰到沿路的百姓。 那些百姓一见到天子车仗,要么扭头就跑,要么当街就跪倒下来。 一时之间,也引起了不小的混乱。 看着这些百姓,刘贺陷入了短暂的思思虑当中。 刚才,在大司农寺的院子当中,刘贺看到了不少千石左右的属官也在场。 这意味着刘贺的那五道诏令,对千石左右的官员也有约束力或者诱惑力。 品秩为千石的官员,一般就是各个府衙里的佐贰官。 只要他们愿意配合,那么一个衙署基本就可以恢复运作了。 刘贺不用像收拾田延年一样地收拾丞相任宫和太常乐成,也可以让丞相府和太常寺这两个府衙恢复正常。 那么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让任宫和乐成真的老老实实“生病”,而不是出来阻挠。 刘贺身为天子,亲自出面的话,定然可以轻松压制任宫和乐成。 但问题是刘贺无法分身,因此就要派人代替自己去监督镇压他们。 可是刘贺身边信得过的朝臣属官都各司其职,暂时腾不出多余的人手来了。 刘贺考虑了片刻,就把视线转向了护在安车两侧的那四个昌邑郎身上。 这是刘贺信任的人,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将此事办好。 最终,刘贺决定试一试。 当车仗来到一处较为僻静的地方时,刘贺下令让整个车仗停了下来。 “戴宗,朕来说,你来写。” “诺!” “丞相任宫身染恶疾,不能上衙任事,朕体恤下情,告赐三月,告赐期间,任宫不用上衙任事。然丞相府乃朝政枢纽,不可一日偏废……” “朕下此诏,由丞相司直暂代丞相事;丞相司直不在,由丞相长史暂代丞相事;丞相长史不在,由丞相征事暂代丞相事。” 想了想之后,刘贺又加了最后一句:“若有人抗诏阻拦,当场斩杀无论!” 这里所说的“代丞相事”,当然不是代替丞相参与到朝堂的大事上,而仅仅只是代理丞相管理丞相府的事情。 至于朝堂上的政事,有没有丞相都不重要。 或者说,没有反而会更好。 大事皆由天子决,何乐而不为呢? 随后,刘贺又给太常寺拟了一道相同的诏书:由太常卿、太常丞和掌故以此替补,代行太常之事。 “如何,拟好了吗?” “拟好了。” “读给朕听一听。” “诺!” 戴宗从头到尾都读了一边,所有的细节都没有问题,都是诏令该有的格式和行文。 “好,没有其余的纰漏了。” “陛下,要盖印吗?”戴宗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