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0章 今日朕打了仲父的脸,如何善后?(求订阅) (第2/3页)
指手画脚了。” 王式说出这几句话的时候,脸上更多的是得意的表情。有机会教天子这样的明君,那当然值得骄傲一些。 此时,一阵秋风吹过,让院中那几棵高达十余丈的古树摇摆了起来,再次发出了令人牙酸的声音。 而在这当中,似乎夹杂着模模糊糊的读书声。侧耳倾听,是从后院传来的。 “子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这是《论语》中的句子,是教人要有一番志气和恒心。 匹夫的志向尚且不可改变,天子的志向又怎可改变呢? “王傅,朕原本还有几句话想和博士弟子说的,但是此刻他们在读书,朕就不打扰他们了,望王傅代为转达。” “老臣领旨。” “让博士弟子都想一想,这读书是要为了什么?” “陛下认为是为了什么?” “为大汉之崛起而读书。”刘贺斩钉截铁地说道。 “老臣明白了。” 刘贺又听了听那读书声,这才终于打算离开了。 今日,他将这长安城搅得天翻地覆,不只是把霍党折腾得够呛,自己也已经疲惫不堪。 此时,太阳已经斜在了地平线上方,眼看着就要落到山下去了。 是时候回宫了,再晚一些,路上也许就不安全了。 “王傅,朕回宫了。” “老臣恭送陛下。”王式连忙行礼道。 刘贺点了点头,准备向院外走去,然而刚刚行至院中,他却停下了脚步。 “王傅,朕还有一事想说。” “陛下请说。” “这段时间,让博士弟子们多读读《孟子》,更能养出浩然正气。” “诺!” 说罢,刘贺大步流星地走出了太学的大门,在血色的夕阳中渐渐模糊了身影。 看着越来越小的轮廓,王式忽然觉得天子这几个月似乎长高了许多,心性也更稳重了。 而那赤子般的少年气息却又少了一些。 不过不要紧,当一个明君,最不重要的就是那颗赤子之心了。 丢也就丢了吧。 杀伐果断、恩威并施、薄恩寡义…… 这些才是最重要的,天子学得很快,这点让王式欣慰。 王式也抬头看了看天边的火烧云,看着像火,却冰冷无情。 今日还没有流血,但是后面就说不定了。 不管想不想,天子始终是要大开杀戒的。 王式有一些眼晕和心悸,他没敢再多看,而是匆匆向后院赶去。 今日,就要让博士弟子们读一读《孟子》。 繁忙的一日就如此这般过去了。 丞相府、大司农和太常寺这三个重要的衙署,全部重新开衙。 丞相府、大司农和太常寺这三个重要的衙署,全部重新开衙。 今日,就有七八成的属官吏员回到了衙署,相信到了明日,那剩余的人也会陆续回到衙署当中。 恐怕除了任宫和乐成之外,所有人都会比平日更有几分勤奋。 丞相任宫和太常乐成,被天子告赐三个月,“不用”干涉政事了——这两个衙署,有左贰官在,足够应付了。 他们暂时都是可有可无的“摆设”了。 接下来的三个月,这两个“三公九卿”要么乖乖来找天子低头,要么一直耗下去,最后等来一个丢官的结果。 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出路。 派去这两个衙署的羽林郎和昌邑郎已经撤了回来,但是任宫他们不敢有其他的反复。 因为这一次举动就足以可以证明,在天子的雷霆手段之下,他们毫无还击之力。 一旦冒头阻挠佐贰官署理事务,天子的郎卫随时都可以出现…… 到时候,就不只是受到惊吓那么简单了,更有可能血溅当场。 在五道诏令和天子出巡长安作用之下,这长安城的局势,暂时就稳定住了。 …… 亥时,温室殿内,在长安城奔波了一日的刘贺,终于洗去了满身风尘,独自坐在案前。 小侍中樊克刚才就进来禀告过了,少府丙吉和光禄勋张安世正在门外等待面圣。 刘贺没有着急见他们,他先要先理清楚自己的思绪。 用笔将所得所失写在纸上,一一查对,这是最好用的方法。 如今有了便宜的宣纸,就更不用节省了。 …… 今日的一番举动,对刘贺而言,其实有利也有弊。 利,有五点。 一是让几个衙署暂时恢复了正常,避免了罢衙可能引起的混乱。 二是做实了天子“大义”所具备的权威,结果令人满意,给了刘贺许多的底气。 三是通过插手郡国上计核报的事情,敲打了地方郡国官员。 四是通过给孔子加谥号、封侯爵,缓和了自己与儒生的紧张关系,避免儒生被霍光所用。 五是试出了大将军的虚实。如今看下来,在出征匈奴的大军返汉之前,他不能用强力对抗天子的权威。 但是,凡事有利就一定有弊。这是恒古不变的道理。 其中,最大的弊端就是刘贺再也不能在霍光面前“装疯卖傻”了。 霍光对他的警惕心恐怕会越来越强,在往后想要靠“癫悖”来做一些事情,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这几个月,霍光的手中没有实力来挑战天子的权威。但是三个月之后,待大军归来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