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12章 瞬息万变,仲父莫怪朕痛打落水狗!(求订阅) (第3/3页)
id='gc2' class='gcontent2'> 刘贺盘算着时间,那个时候,正是自己派昌邑郎和羽林郎到丞相府和太常寺“接管”的时辰。 估计那个时候,自己在长安城里做的事情,刚好被霍光一一知晓。 看来,仲父真是被自己气病的。 要是放在民间,自己定然会被街坊四邻骂作一个忘恩负义的世侄。 但是,刘贺还觉得有些遗憾。 要是仲父气得直接病死过去,那倒也是一件好事。 刘贺一定会把仲父的葬礼办得无比风光体面——以诸侯王的成制下葬也不是不行。 “仲父病得严重吗?” 如果病得像杨敞一样重,也很不错。 “那两个昌邑孤儿还不能进到后宅的中庭,所以这大将军到底病得有多重,他们也不知道……” “但是如今没有更多消息传来,后宅的慌乱也逐渐平息了下来,想必已经没有什么大碍了。” 霍光今年应该已经是五十有六了,放在汉代早已经算是进入到了暮年。 纵使霍光的身体异于常人,但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恐怕再难恢复以往的风采了。 而且,这恐怕还只是霍光遭受的第一个打击。 往后,接踵而来的打击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重。霍光能不能撑过去,都不好说。 此时,刘贺突然对霍光这个大汉帝国的政治强人生出了一种怜悯。 任你壮年的时候,有多强的权势,但是仍然是要服老的。 别说是权臣霍光,就连孝武皇帝到了晚年,不也是越发昏聩不明吗? 怜悯归怜悯,但是刘贺是不会心软的。 自己让戴宗他们散播出去的谣言还没有发酵开来,如果那些谣言被仲父听到了,恐怕他的病又要重几分了吧。 如果那样,就更好了。 “既然真的病了,那么朕自然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来,戴宗,立刻给朕拟一道诏令!” “诺!”戴宗有些激动地摆好了纸墨,就准备开始为天子草拟诏令。 “等等。”刘贺朝着门外喊道,“樊克,进来!” 小内官樊克用力地推开温室殿那沉重的大门,恭恭敬敬地来到了天子的面前。 “你如今已经是中书了,朕说过希望你以后能替朕拟订诏令,那么就从今日这道诏令开始学吧。” “此处有笔墨,你与戴卿一同拟旨,然后看看差别在何处。” “诺。”樊克声音发颤地说道,因为太过激动,在准备笔墨的时候,差点碰掉了砚台。 刘贺所下的这道诏令很简单,与平常一样,只不过是寥寥几十个字。他一气呵成地说完,戴宗和樊克也一气呵成地写完了。 刘贺接过这两份诏令,两边轮流看了几遍。 又对照戴宗拟定的诏令,细心地指出了樊克所拟诏令上的一些纰漏和瑕疵,然后才将戴宗所写的那份诏令还给了他。 “现在就把这份诏令送到尚书署去盖印,然后你立刻就去大将军府传诏。” 没想到,戴宗似乎面有难色,颇为不解。 “戴宗,你有什么疑问,可在此时就问出来。” “陛下,恕微臣愚钝,看不明白陛下为何要下这样的一道诏令……” “大将军如今既然真的病倒了,那么明日的小朝议就一定是来不了……” “陛下完全可以借这个机会,在朝堂上再进一步,让朝臣百官知道就算没有大将军,陛下也可以让朝政畅通无阻!” “陛下的威望一定会更高的。” 刘贺安静地听着,直到戴宗说完之后,他才说道:“你的这般分析有条有理,倒也不算有错。” “但是,有一件事情,戴卿却恐怕是想错了……” “如今的大朝议和小朝议,缺了仲父还真的转不起来。” 戴宗有些疑惑,对天子的话不能理解。 天子一口气已经将丞相府、尚书署、少府、大司农都接过来了,大朝议和小朝议不就是一个过场而已吗? “你莫要忘了,如今大汉最重要的事情,是十五万汉军出征匈奴的事情,可大将军府仍然把持在仲父手中。” “出征匈奴的战事到底进展到了哪一步,朕是一点都不知道。” “在明日的朝议上,百官公卿最关心的恐怕也是这件事情……” “仲父越是不出面,朝臣就越会发现仲父写不可或缺。” 刘贺耐心的解释,让戴宗脸上的疑惑逐渐散去了。 如今朝堂上,虽然大部分朝臣忠于天子。 但是霍光毕竟还是名正言顺的辅政大臣,又未曾有过“不可饶恕”的罪过。 当天子和霍光不死不休的时候,这些朝臣肯定愿意支持天子。 但是现在既然还没有到这个地步,那么他们仍然会将霍光看作朝堂的基石。 这是惯性使然,更是事实使然。 “朕这几日的动作已经够多了,想再往前取得实际性的东西也很困难了,现在要攻心为上,让仲父胆战心惊。” “戴卿,你明白了吗?” “微臣明白了,陛下圣明,是微臣愚钝了。” “离天黑还有一个时辰,快马加鞭,一定要在今日日落之前,将诏令送到大将军手中。” “诺!” 求订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