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朕今日杀首批霍党:枭首、弃市、寸磔、城旦舂! (第3/3页)
顾地接旨了。
“王吉任未央卫尉兼光禄勋,吏部尚书。” “韦玄成兼任大鸿胪,吏部御史。” “龚遂任昌邑中郎将兼未央宫卫尉,给事中。” “安乐任执金吾,给事中。” “另外,太仆寿成年老,朕昔日入长安,竟以天子车仗接驾,昏聩糊涂,因此免去起太仆卿一职,由太仆丞薛怯接任。” 至于御史中丞魏相、御史丞萧望之,因为所担任的职务本身也很重要,所以暂时没有更多的变动。 至于京兆尹和右扶风这些还空缺着的职务,刘贺也从中立的朝臣中,拔擢了几个有能力的来充任。 这一通痛痛快快的任免之后,朝堂上三公九卿中的霍党几乎就被尽数除去了,全部换成了刘贺能信任的人。 如此一来,这整个长安城的朝权就终于彻底掌握在了刘贺的手中。 “太后,对朕的这番处置,可有什么懿旨要下?”刘贺站在殿中,向玉阶上的上官太后行礼请道。 “皇帝做得很好,我并没有异议。”上官太后说道。 刘贺点了点头,却没有回到皇榻上,而是径直来到了大司农田延年的身前。 此时,田延年这个昔日的霍党满头是汗,面前的案上滴落着星星点点的汗渍。 今日,从霍光进殿之后开始,田延年就始终是这个模样,不停地处于惊恐和慌张当中。 他又怎可能不慌呢,数月前在大将军府里一同吃饼的那些霍党,如今就只剩下他一个了。 现在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天子,田延年自然以为下一个遭殃的就要轮到自己了。 “田卿,你觉得朕的处置可还妥当?” 田延年连忙站起来,拜倒在天子身前,慌张地说道:“陛、陛下处置得妥当!这些人冒犯天威,都该重罚!” “那田卿觉得上个月挨的那一顿板子可还值得?” “值得!陛下惩戒得正是时候,否则微臣恐怕也要误入歧途,和那些霍党一同行大不敬之事了!” 如果不是那一顿板子,田延年要么是替霍光摇旗呐喊的那一个,要么就是被霍光杀掉祭旗的那一个。 总之,绝对是不会有一个好下场的。 虽然,北地郡和安定郡还有范明友那七万大军虎视眈眈,这天子也不知道能当多久。 但自己至少先活了下来,而且仍然是九卿。 “好,田卿当好自己的大司农,切莫像任宫他们那样犯了大错!” “另外,也要想想看,有没有什么话要对朕说的,朕在未央宫里等着田卿。” “诺、诺、”田延年连忙说道,他听出了刘贺意有所指,看来是要让自己出首大将军的罪行啊。 他对范明友等人谋逆的事情一无所知,但是其他的罪行还是知道一些的。 但是他还没有下定决心要这样做,因为他总还是觉得范明友等人有几成胜算,再等等也许更好。 刘贺不想戳穿田延年的幻想,冷笑着就不再看他。 他重新走回了玉阶之上,居高临下,看着这空荡荡的前殿,有些许悲凉。 朝臣们心情比刚才安定了许多,但大多数仍然面有忧色。 范贼与田贼的七万叛军在北地郡和安定郡虎视眈眈,霍光的话也还在回荡。 如果七万叛军入城,天子今日取得的大好局面,也会化为泡影。 刘贺最后的筹码是韩增那几万大军,现在还没有消息,但他坚信他们能从五原赶回来。 除了少数几个人知道此事外,其余朝臣都还对此事一无所知。 是时候给他们吃下这颗定心丸了。 “朕看诸位爱卿面有忧色,恐怕是在担心那七万叛军之事……” “十五日之前,朕收到了一封上奏,乃是前将军派人送来的。” 上官太后和群臣们听到韩增的名字,都抬起了头,将视线投向了天子,他们隐约猜到了一些事情。 “朕已下诏擢韩增为骠骑将军,总领朔方凉州军事……” “十五日之前,所部人马就已经挥师回防长安,不日即可抵达。” “众卿可高枕无忧。” 朝臣们再次哗然,韩增所部有三万人,如果他们能按时回防关中,那范贼和田贼麾下的大军就会被挡在关中之外。 北地郡和安定郡支撑不起七万大军的粮草马秣,即使不发兵征讨,数月之后也会自行消弭。 到时候,天下大势就真的扭转过来了。 终于,盘旋在前殿中的阴云又消散了几分:至少那叛军有了解决的方案。 “陛下深谋远虑,微臣心悦诚服!”今日得了大实惠的安乐第一个站了出来,在天子面前拜倒奉承道。 “陛下高屋建瓴,臣五体投地啊!”田延年也紧随其后。 接着,剩下的朝臣也站了出来,齐刷刷地向天子下拜,称颂天子的英明。 刘贺看着下拜的朝臣,却没有平静下来,只是在心中默念:韩增你可莫要辜负朕的厚望啊。 …… 前殿中的朝臣们看到了希望,大将军府后宅里的霍光和霍显,却逐渐陷入了绝望,而后又在绝望中陷入了癫狂。 求订阅!孝昭皇帝向霍光出首了上官家的“谋逆”之事,导致上官家被族灭,那么上官太后对孝昭皇帝的态度是好还是坏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