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9章 霍禹举刀杀亲,图谋自首脱罪,欲挟霍光北逃!(求订阅) (第2/3页)
条路的。 只要活下去,就还有希望! “丁公此话有远见,本将一时糊涂,竟然忘了还有这样一条路!”范明友借着酒劲儿兴奋地说道。 他立刻又转向了一直沉默不语,似乎有心事的霍禹问道:“小将军觉得此计如何?” “姐夫是领兵大将,如今这局面只有你看得最清,我等都听你安排。” “好,事不宜迟,要走就要走得快,明日佛晓我等就可动身!” “恐怕还要先修书一封,派使者快马抢先所送给匈奴人,我等而后再走,即可避免误会,亦可得到接应!” “小将军考虑得周到,本将现在就来写。” 范明友说罢,就推开了面前的残羹冷炙,立刻拿过笔墨,在纸上飞快地写了起来。 不过一刻钟左右,一封“有礼有节”的降书总算是写好了。 “几位将军过来帮本将参详一番,看看这信中可还有什么遗漏?” 就在这个当口,还没有等丁平和霍禹等人站起来,走过过来查看,帐外的大营中突然喧哗了起来,接着就是一阵杀声! 几人的脸色为之一变,顿时僵在了原地。 霍山飞奔而出,又飞奔而入,立刻说道:“赵充国那老贼趁夜色杀来了,我军正在营垒处厮杀,还能抵挡片刻!” 这形势突然急转直下,范明友更加着急了,立刻说道“快,快来看看还有什么遗漏,我先杀出去后,亦要派人先去送信!” 霍禹和霍云兄弟无声地对视一眼,就围到了范明友四周,弯下腰就看了起来。 降书写得很好,通篇谈的都是共谋大事,未曾有一个降字。 “再盖上姐夫的私印和度辽将军的大印,匈奴人定会更重视的。”霍禹提议道。 “说得极是!”还有些头晕的范明友从怀中取出了两印,郑重其事地盖了下去。 围在范明友上方的几人不约而同地轻叹一声,心中的一块石头似乎也都落了地。 接着,霍禹看了看霍山和霍云,不易觉察地点了点头。 范明友此时觉得有几分愉悦,绝处逢生比旗开得胜更难能可贵,就连帐外此刻的喊杀声都弱了许多。 “姐夫,我看那你那范字似乎少写了一点,是不是得加上?”霍禹莫名其妙地说了这句话。 “何处?”灯光被遮挡住了,醉意再次涌上来的范明友看得不真切,只能低下头去找错误。 可是找了片刻,也没有看到有哪个范字少了一点。 当他想要出言询问的时候,忽然听见身后传来一声刺耳的刀剑出鞘的声音。 没等他想明白何人拔刀时,因找错字而伸出来的脖颈先觉一凉,后觉一痛。 紧接着,他就看到整个中军大帐突然旋转了起来。 最终,他的人头重重地落在了地上。 在那最后几瞬时间里,范明友看到了自己还在喷血的身体,看到了凑在自己上方那三张阴恻恻的脸。 昏黄店的灯光之下,这些脸上都写满了阴毒、狠辣和癫狂…… 范明友终于想明白此刻发生什么了,他并不觉得难过与不甘,只觉得可笑…… 可笑自己刚才还想要逃,可笑他们现在还想活! 这就是范明友最后的神志了,他的眼睛没有闭上,却再也没有了动静。 动手的人是霍山,他们早就在寻找斩杀范明友的机会了,所以从回撤的那一日开始,他就把剑换成了更趁手的环首刀。 至于一边的护军使者丁平,在霍山出手的时候,也被霍云用匕首抹了脖子。 此刻,范明友的血喷了他们一脸一身,那封墨迹未干的密信也被污了一半。 但是这三个霍氏子弟丝毫不再意。 沾了血更好,更可以当范明友的罪证,当自己的救命的功劳。 《汉律·贼律》中有“自告”的规定:坐谋反者,能徧捕其余谋反者,可免罪或减罪。 又有斩杀谋逆之人,亦可等同于战功。 今日,斩杀逆贼范明友就等同于斩杀敌军大将,可以为霍禹等人暂时找得一条生路。 早在在逼近漆县时,霍禹收到了霍光和霍显在十一月二十四日夜送出来的信。 这是从长安里送出来的最后一封信。 霍禹那时候就知道长安大乱,更看到败亡的可能了。 但是,他并没有将此信的存在告诉范明友,因为信中有霍光和霍显为他和霍家找的最后一条生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