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81章 要团灭儒林的【狂儒】楚吉,究竟是何人? (第1/2页)
夏侯胜没想到天子最后会站在他这一边,心中对天子的怨气又少了许多。 他再次向天子规规矩矩地行了一个礼之后,终于才有些摇晃地站了起来。 站起来之后,又是重重地咳了好几声,才看向了刚才撕咬自己的儒生们。 “诸公定然以为老朽刚才说的是癫悖之言,但是老朽想请诸公扪心自问一下,为何觉得老夫癫悖。” “恐怕关键不在于老夫狂妄自大,而在于你们都将儒经当做了一家一门的私产,敝帚自珍罢了。” “诸公刚才如同丧家之犬一般,狺狺狂吠,也只不过是怕老朽夺去你们晋升官学的机会而已。” “身为儒生,听到有人献出的‘十三经’,竟然不先想着要见贤思齐,而是立刻攀附撕扯……” “将各部儒经当做自己私产,与荒郊野岭那些强盗贼人有何区别,甚至不如蜀中峨嵋山的猿猴有灵性。” 夏侯胜这嘴皮子上的功夫,刘贺是领教过的。 今日听他这番“狂言”,刘贺觉得非常解气。 夏侯胜连世宗武皇帝都敢骂,难道还不敢骂你们这群儒生? 在他的这一番“高论”之下,其余的儒生完全抬不起头来。 今日先被天子斥为小人儒,现在又被夏侯胜骂强盗贼人,心中自然是块垒郁结,神魂俱伤。 “夏侯公,还请快些说到正题,此刻就不要东拉西扯了。”刘贺心笑而面冷地说道。 “陛下恕罪,老夫马上就说正题。”夏侯胜出完了气,心情舒畅了许多。 “老朽所献的‘十三经’共有十四部,分别是……”夏侯胜滔滔不绝地说了下去,声音在堂中回荡。 说完“十三经”的具体书名之后,夏侯胜又简介了各经的内容,并申明自己推其为官学的原因。 原因倒也很简单,有且只有一个:‘十三经’高于其他各家的儒经。 夏侯胜有些拖拉地说了半个多时辰,该铺垫的话,终于说了个大概。 孔霸听得极其认真,夏侯胜将官学扩大到十三本,似乎是一件好事。 虽然里面《礼记》这几部经没有听说过,但从内容上看,与儒学紧密相连。 想来是夏侯胜从其他各经当中摘取辑录出来的“新经”。 单单是看这一点,夏侯胜所做之事确实是善举,刚才对他的攻讦有些过头了。 但是妄想一人一家独占“十三经”的官学位置,未免还是有一些痴人说梦吧。 不知道为何,孔霸觉得眼前的场景有一些模糊,似乎掩盖了一层阴影,但他又说不出那阴影是什么。 不可再犹豫了,必须要让《尚书孔氏传》被列入通行版儒经,其余的事情之后再言! 孔霸又朝门外看了看,当他找到那个戴着兜帽而又高出旁人一头的身影时,踏实了许多。 “夏侯公,你所献上来的‘十三经’,是你一人注疏的吗?”刘贺问道。 “是老朽和太学令王式一同编订校勘的。” 夏侯胜提到王式,旁人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两个人一起编的,这样似乎合理了一些。 “那是何人作的注疏,也是你与王傅吗?” 编订校勘是体力活,注解疏通才是读经的关键——解经解得好,经书才算真的好! “注疏之人,并非我二人。”夏侯胜的话引起了一些议论,难不成还有旁人参与? “何人?” “此人乃是一个隐居的大儒,名为楚吉。” 楚吉? 众儒生立刻在脑海中搜寻这个名字,想要找到一些端倪和线索。 但是他们想破了脑袋,也没有想出任何一个叫做“楚吉”的人。 除了王式和夏侯胜之外,其余的儒生都面面厮觑,似乎在相互询问“楚吉”是何人。 但是遗憾的是,从老到少,堂中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说出这个楚吉到底是谁,更没有听说他的名字。 儒生们的表情变得有一些古怪。 若说这“十三经”是王式和夏侯胜二人苦心孤诣合力注疏出来的,那么还有几分可信。 如今突然冒出了一个从未听说过名字的儒生,此事越发地古怪了。 要么是夏侯胜二人胡编乱造,要么就是那“十三经”也不过如此。 孔霸和韦贤等人心有灵犀,露出了一丝高深莫测的笑容。 若是哪个山野匹夫随意注疏出来的儒经,那岂不是“不堪入目”。 他们想不出夏侯胜他们二人为什么要做这种自毁清誉的事情来。 但是,在孔霸和韦贤没有注意到的靠门的位置上,也有一阵小小的sao动。 龚遂、王吉和张安世这几个知道楚吉真实身份的人。 一听到“楚吉”两个字,立刻就如同受到了什么惊吓似的。 他们一个个脸色苍白,眼睛瞪得通圆,似乎在光天化日之下见到了鬼怪一般。 而屁股下的坐榻上似乎长出了尖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