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06章 皇帝生财有道:把大户吃成绝户! (第3/3页)
ntent2'> 尘土滚滚,马鸣萧萧,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魏相沉默不语,神情也不见轻松。 在他的身后,是同样沉默的简寇。 “阁老,徙民之事已经办妥了,为何还有忧色?”简寇问道。 “大汉有上百郡国,我等虽然在三郡将此事办妥了,但是而后还会再起波折。”魏相叹气说道。 “治大国如烹小鲜,出现一些纰漏在所难免。”简寇恭恭敬敬地说道。 “大势在长安,县官将长安城里那些与巨室大族勾连的朝臣压服下去,才算结局稳定。”魏相点点头说道。 “县官圣明仁慈又果断决绝,定能控制住长安城的局面的。”简寇由衷说道。 “我等身为臣子,只能为县官做到这一步了,天下大势,还是要看陛下。”魏相说道。 “魏阁老英明。” “简寇,世家大族骤然徙民,留下了许多空荡,乡间少了约束,恐有贼人作乱……” “你与韩德还要辛苦一些,带着昌邑郎和羽林郎四处清缴一番,免得闹出民乱。” “末将领命!” 魏相没有再说话了,他的视线再次投向了那如同巨蟒一样盘桓向东的人马车队。 这些人马车队里的人,在三郡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但此刻却拖家带口,远离故土,看起来也有几分凄凉。 祸福相依,谁都不知道前路到底是什么。 就拿魏相来说,他在这三郡之中能够发号施令,但是到了未央宫和清凉殿,不也要战战兢兢得吗? 而纵使是天子,其实也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于是,魏相的线投向了更远处的莽原的边缘,那个方向上就是看不见的长安城。 不知道长安城里,此刻又发生了什么动荡。 …… 五月二十五,长安城里的天气格外炎热,未央宫的双阙之下,齐齐整整地跪着三四十人。 为首的四个人,正是张安世、丙吉、刘德和韦贤。 至于他们身后的那些人,要么出身世家大族的朝臣,要么就是长安城世家大族的家主。 杨忠、金建、杜延年、窦定、冯奉世、耿封、石韬…… 许多人的名字看起来平平无奇,在史书上也没有太多的记载,但实际上却代表着一个个庞大的家族。 这些大族现在已经十分显赫了,但在原来的历史上,他们会膨胀得更大。 最后成为地方割据势力,进而左右王朝的更迭。 张安世为家主的张氏,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在原来的历史上,张安世和兄长张贺都被封了侯,他们的三个儿子也都出任了两千石朝臣。 张勃、张临、张放、张纯、张奋、张甫……这些张氏子弟日后都能会有所成就,成为朝堂上的柱石和栋梁。 而张家不仅有权,家訾也会远远超过寻常人家。 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张安世的夫人亲自纺绩,家中的织坊足足养了七百个专事纺织的家奴。 这个规模,已经不是小型的家庭作坊了,而是首屈一指的大型工坊,年入亿钱都极有可能。 张家的财富可想而知。 张安世在朝堂上自然是谨慎小心,但是面对寻常的百姓平民,他又怎么可能真的战战兢兢呢? 当皇权旁落的时候,张氏想到的不也是割据自保吗? 不仅是张安世,跪在此处的所有人,身后都有世家大族的门楣作为后盾。 安平侯杨忠的父亲是前任丞相杨敞,代表的是弘农杨氏。 秺侯金建的曾祖父是投汉的匈奴王子金日磾,代表三辅金氏,甚至是匈奴旧人。 建平侯窦定的父亲是窦皇后之弟窦广国,代表的清河窦氏。 石韬虽然无官无爵,却是三辅一代的巨商,家訾难以估量,据说有十亿之多。 还有韦贤、刘德、丙吉……都是两三朝的重臣,都当得上世家大族的名号了。 倒霍的时候,他们与天子有共同的利益,自然可以走到一起,甚至同仇敌忾。 但是新政推行,他们与天子的矛盾和分歧就出现了。 强迁三郡百万之家填充平陵——这件事情,成了矛盾集中爆发的焦点。 求订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