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剧组好难,穷学生的剧组,更难 (第2/2页)
个好解决,我们可以找清北的校方去谈,借他们的场地用,这个理论上可以不要钱。” “诶,清北?” 齐舒雅愣了一下,她这一愣给董源吓一跳,怎么难道自己说的有问题? “不是咱们能进得去清北拍摄?” “我倒是开始好奇师姐你最开始想的是怎么拍,你可别告诉我是在电影学院这南北五分钟就能走完的小破校园里拍吧?” “不不不,我其实一开始想的是去隔壁的首体大学的……” 董源脑子卡了一下似的,有那么一秒钟被清空的干干净净,他是真的没想到齐舒雅想借的学校竟然是首体,那地方他去过,没啥好看的外景,还不如往东走,找个综合类大学的校园呢。 “清北有公共开放对外参观的项目,我觉得完全可以去谈一下借场地拍摄的问题,而且毕联的话,学校应该可以开介绍信,或者我们也可以问问学生会,看看他们有没有和清北学生会的关系能搭个线,总之这是最好解决的外景了……我觉得。” 董源之所以这么说,一方面是他上辈子就见过在清北校园拍作业的情况,那地方确实能借给电影学院的学生用,而且不要钱,甚至连一些空教室都是可以商量外借的,另一个方面,董源上辈子的印象里也确实在这个毕联的成片里见过清北的标志。 她钱晗出能搞定,我董源怎么就不可能?谈呗,反正嘴长在自己身上。 “在之后就是几个外景的问题了,”董源翻着气氛图,说实话,这个毕联的外景并不多,但是给外联的难度都不低,“只有三场戏的水族馆是最好解决的,都是在那个海洋生物表演区,这都不用跟水族馆的人说,装作是游客,找个白天,让摄影扛着个小点的设备,带着演员进去把镜头拍了就行,量少好解决,但是剩下的这两个……” “KTV,餐厅,还有地铁站。”齐舒雅轻声叹了口气,这三个是剩余外景里的重头戏,尤其是地铁站。
地铁站作为公共设施,是基本上没听说过外借给学生剧组用的,不仅是地铁站,类似公交站、火车站,甚至是医院、消防局、警察局这种带有一定公共设施属性或者不宜打扰的地方,学生们基本上都会避开不用,如果非要用,那么也只能选择偷着拍——依旧是摄影和演员小分队行动,扛着设备跟地铁站工作人员打游击,基本上在被赶走之前拍一条,过了就算万事大吉,没过就得坐车换一站接着拍。 而餐厅和KTV的问题则是是否会影响人家营业,以及租借花费的问题。 KTV比餐厅好说话,首先可以找个在半地下营业的店,这样就不用了考虑室外是白天还是晚上的问题,然后只要是白天去,一般都可以用包厢的价格包一个房间下来,毕竟那地方白天基本没人用,不会有影响营业的问题,只要在人家晚上客人增加之前拍完就行。 而餐厅就比较麻烦了,毕竟那种地方不管白天晚上都有客人,而且上档次的餐厅装修都不错,玻璃幕墙能清楚地让人看到外面的时间,如果剧本里要求了这一场戏的时间那么就必须按照剧本要求来,不管餐厅客人多少都得包场才行,而包场这就便宜不了。 董源觉得这个毕联外景的最难点就在地铁站,而最费钱的地方就在餐厅了。 “不过这三个地方的气氛图画的是真不错,比学校的那气氛图精细太多了,看起来导演和编剧已经和美术碰过头了?” 齐舒雅摇了摇头,“导演本人就是编剧,另外,这三个地方的气氛图之所以画的细致,并不是导演她想的细致,而是导演指名了要这三个景儿,地方已经定了,就看能不能谈下来了。” 董源的腿肚子开始抽筋了——怎么这儿还能杀出个程咬金来? 导演指名了,这五个字意味着如果这三个地方谈不下来,自己这外联制片的本职工作也就算了折了一半了,就算找到了别的替代用的外景,导演肯定也不会满意,自己想抓着这次机会多认识点人的计划大概率也就要老和尚搬家吹灯拔蜡了。 高情商:导演对剧本有这细致入微的把握。 低情商:制片组被导演挖了个坑。 而且有一个坏消息是,董源脑子里翻箱倒柜的都没想起来上辈子看这个毕联成片的时候有没有看到地铁站——理论上要是再毕联里看到地铁站自己不可能记不住,此时的董源只能做最坏的打算,钱晗出她没能谈下来地铁的借用。 “地铁的话,导演有考虑过偷着拍的可能吗?” 齐舒雅捏着眉头都不敢直视董源的眼睛,逃避似的说道,“我跟她建议过了,但是……艺术追求你懂吧?” 我懂你个魔法少女变身棒,董源只能礼貌的微笑。 “那我再问一下,这三个导演指名的地方都是哪儿?” “KTV是朝阳门的麦霸,地铁站是二号线东寺十条站,餐厅是在东直门的杜斯妥也夫斯基俄餐厅。” “都是他奶奶的人流量大的地方啊……” 董源觉得自己的血压上来了,且不说二号线东寺十条那一站靠近工体那一片灯红酒绿之地,人流那是板上钉钉的少不了,光是那个俄餐厅,光是听它的名字董源就觉得那地方餐品单价得过百,而且杜斯妥也夫斯基这名字好像也是个苏俄文豪来着,加起来的话,那地方一看就是适合电影学院的文艺逼……啊不是,文艺青年们畅谈艺术、彰显自己小布尔乔亚文艺人士身份的好地方。 比798那工厂园区改的地方合适多了。 “我再问一次,给外联的预算是多少来着?” “1万到2万,嗯。” “……总之,总之师姐你先帮忙联系一下学校,让他们开介绍信吧,然后我想想怎么谈这几个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