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_第9章御三家各自的雄才伟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章御三家各自的雄才伟略 (第1/2页)

    第216章御三家各自的雄才伟略

    孙策身兼征南将军和扬州牧两职,可以征辟的从事远不止治中从事、别驾从事两个,还有劝学从事、文学从事、武猛从事、都督从事等等,分别都督文书、察举、非法等等事宜。

    是仪担任的就是这其中的文书从事,替孙策掌管机要,近侍左右,参与谋议,以备问策。

    关于淮河北岸的情报甚至关于天下各路诸侯的情报,是仪都了然于胸。

    听闻孙策询问后,是仪立即条理分明的回道:“淮河以北,如今正是曹刘两人相争,可谓是英雄奋起,逐鹿中原。此二人谁胜,都将占据中原,为将军大敌。”

    孙策惊诧的看了一眼是仪。这两人的确都是英雄,才气过人,又各自为当世名将,能征善战。

    “可卿以为刘玄德能敌得过他曹孟德?”

    曹cao和当世的这些谋臣,不论怎么高估都不为过啊。

    鲁肃这种谋臣,在官渡之战还没分出结果的时候,就在榻上策提出了“汉室不可复兴,曹cao不可卒除。”一眼看出来,能得北方天下的人,一定是曹cao。

    包括贾诩、田豫等等诸多豪杰,都是断定曹cao一定能击败袁绍,力主向曹cao投降。

    刘备这位枭雄,孙策此前在广陵接触过。的确是名将,且与关羽一样,爱兵如子,得士卒拥护,更得文武效死。

    但那种大户人家,家里面有两三个奴婢,甚至有官职、有耕牛的家庭,肯定均田规模不止一百二十亩,可以达到两百亩、三百亩、六百亩等等。但这种,官府给不了他们那么多荒田,允许他们自己去买其大户的田地,但不能买过所足。

    孙策看向是仪,惊诧的问道:“卿以为曹cao可能进攻南阳?”

    要成王霸之业,最重要得还是有树基建本之策,为国之根本。故张昭向孙策建言:“自古所以谋国者,必有一定之计。”

    也就是有大量田地的大族,如果人口不足,无力耕殖,可以把多余的荒田卖出去。

    他要平定中原,就不能任由孙、刘联盟继续稳固下去。

    “此后刘备又颁布律令,先洗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以此施政,可谓尽得徐州人心。”

    “如今刘备灭吕布,平徐州,威望大著。又招徕流民,授予良田,恩化大行,百姓乐其政,下邳、彭城、东海、琅琊等郡,皆安集之,贡献相继。”

    可正是因此,他的军事作战风格主要依靠的是将士奋勇,颇具边地武人的风度,凭着勇武善战,击溃对手。

    “嘶~”孙策深吸了口气,感觉这个问题很严重了!

    随着自己的穿越,带来的影响已经不止于江东一带了。

    使得天子权威大盛!一时间,国家中兴有望。

    “南阳毕竟为天下第一大郡,即便久经战乱,富庶亦在徐州之上。若曹cao能取之,必定实力大增,军威日盛。”

    所以论人口、论财富都远远比不上南阳剩下的半个郡。

    “故而巡田土之宜,因地设法,即为善政。刘备以均田之法,树基建本,必得百姓民心,比及三年,基业必成。”

    由于孙策艰苦的扫平了淮南,将逆贼袁术,传首京师。

    关中诸将,连战连败,有倾覆之危。

    是仪凝重的摇了摇头,说道:“难以断言。天子方大败于关中,两万王师,一战尽殁。国家兴平以来,扫僭越,威诸侯,数年所累声望,一朝扫地。曹cao必然有所图谋,不论是攻取南阳还是收取徐州,皆在其决断之间。”

    如果只考虑人口、土地和富庶程度的话,是仪说的也没错。

    见孙策既惊诧又关注,是仪便详细介绍道:“徐州疆域狭小,经济薄弱,又世荒民饥,百姓流离。故而陈登之父沛相陈建议刘备在徐州效仿我江东,大肆革新,凡百姓在徐州编户入藉者,皆分露天百亩,桑田二十亩,又允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不得卖其分,亦不得买过所足。”

    可孙策不是孙权,还是想不明白,曹cao哪来的底气可以离间自己跟刘备?

    自己不可能让他轻易的击败刘备,一统中原。

    “以此为战,必不惧曹cao。所缺者,唯基业而已。”

    “而曹cao前讨徐州,威罚实行,大肆屠杀,其子弟念父兄之耻,必人自为守,无降心。”

    是仪点头,说道:“刘表一则屡战屡败,人心动荡。二则有荆南之叛,大军南下。是故南阳守备,必定空虚。曹cao只要挥师猛进,便可尽收新野以南十余县,兵锋直抵汉水,逼临襄阳。”

    刘繇无力抗拒,只能率军两万从长安出发,兵进右扶风,一路进军数百里,攻破武功、美阳、陈仓等军事重镇,收复十余县。

    “于是徐州一岁之间,民生大兴,丁口滋众,荒田尽复,沃野千里。”

    如今已经是建安三年冬,转过年春季商队出发之后,一转眼就进入建安四年了。到了建安五年,官渡之战就将爆发。

    王师士气大振,天子更是派黄门侍郎犒军,赏赐将士以牛酒,激励将士犁庭扫xue,一战覆灭敌军主力,尽复关陇精华之地,将贼虏赶出八百里秦川。

    虽说均田自春秋以来就有,可刘备怎么会忽然想起来在徐州给百姓发放荒田?

    而且还直接律法规定“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不得卖其分,亦不得买过所足”。

    这种作战风格,在万人以下的规模中还算是无往不利。可到了数万人的决战,他是临机决断,争衡两阵之间,距离顶级名将还有不少差距。

    是仪大加赞赏,说道:“徐州与我江东不同,其得名便因淮海间其气宽舒,禀性安徐,故曰徐州。其北接河、青,西临兖、豫,一马平川,而骤逢战乱,荒田众多,百姓稀疏。正适合以均田之法,招徕百姓,稳固人心。”

    是仪也颇具慧眼,尤其他接触过刘备,因而断言道:“刘备宽宏得人,可得部下死力。陈登良谋,料世兴衰,委质于主,是训是谘,暂思经算,睹事知机。关羽雄壮虎烈,武力既弘,计略周备,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

    而手中良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