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 秋收 (第1/2页)
“爹”“爹” 许家康正在堂屋逗弄着三娃和小丫,院里穿来大娃和大丫的声音。 看着两人挎着书包兴高采烈的样子,他也觉得送二人上学的决定是正确的。连大娃这段时间性格都明显开朗了许多。 “今天老师教了什么啊?” “教了加减法,还有一些字。爹都教过我们了,我们都会了。张老师还表扬我了。” 大丫高兴的向他汇报学校的情况,大娃在一旁点头。 许家康宠溺的揉了大丫的头,对着二人说:“可不许骄傲,还是要认真听讲。” “知道了,爹。”大娃正色的回答。 大丫就给他叽叽喳喳的说着学校的趣事,这基本上是她上学后每天放学后都会做的事了。 许家康也认真的倾听着,时不时插个话,父子几人都享受着这温馨的时刻。 “爹,明天我们放假就不去学校了!” 大娃见大丫说完,就向许家康说到放假的事。 “明天也不是周末,怎么放假了?” “爹,马上就要秋收了!老师们都要出工干活的,我们就放假了。” 许家康今天也被许保华告知明天村子里明天就要收割稻谷了,只是没想到居然还影响到孩子们上学了。 虽然心中对学校的决定不满,但也无可奈何。 “那行吧!明天我把你们都送到大爷爷家去,我也要上工。你们要帮忙照顾弟弟meimei。” “爹,我也可以挣工分的。大丫和二娃照顾弟弟meimei就行了。” 大娃和大丫以前在秋收时候,都要到田里捡稻穗挣工分,所以这时候他就提出要出工的想法。 “爹,我也要去。”大丫也忍不住说。 许家康瞪了一眼正要开口起哄的二娃,才对大娃和大丫说:“你们还小,用不着你们挣工分。再说了,你们出门三娃和小丫怎么办?” “可是……” 许家康打断了大娃的话语,“好了。我知道你们的心思,放心吧,爹一个人上工也能养活你们,上工等你再大些再说。” 大娃张了张口,没有说话。 太阳西沉,黄色的余晖照进屋里,使得安静的堂屋的氛围有些诡异。 “我去做晚饭,你们看着点弟弟meimei。” 吃过晚饭后,大娃和大丫就帮忙收拾碗筷,许家康就屋子里扶着三娃和小丫练习走路了。 现在小丫也会说话了,俩孩子都正值好动的时候,摇摇晃晃的在房间里走着,许家康在一旁小心翼翼的看护着,以防他们摔倒。 走了一会儿,俩孩子大概是累了,就爬在竹席上玩玩具了。这些玩具大多都是这段时间许家康用木头雕刻的,虽然做得不怎么好,但对俩孩子已经完全够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许家康就起床做早饭了。等到他把早饭做好后才叫醒还在睡觉的孩子。 三娃和小丫还有起床气,醒后还哭闹着。许家康费了好大的功夫才把他们哄好,吃过早饭后,才把孩子送到许保华家。 昨天,许保华让他把孩子送到他家让大妈照顾。大妈年纪大了,今年身体也不如以前了,就没让她出工,在家里做点轻松的家务。 许保华也知道许家康上工后不放心孩子,就让他把孩子放到他家去,由大妈照顾。 许家康和许家辉夫妻二人来到晒谷场,村长正在给村民分配任务。 许家康和许家辉二人分配到的是背稻谷。其实村里大多青壮男人都是这个活,妇女和老人的活当然要轻松些,而工分自然要少点。 许家村的大多水田在一个叫水田沟的地方,这里距离村子大概有十多分钟的路程。 许家康来到水田沟时,已经有人在田里用镰刀收割水稻了。割好的稻穗被成把的捆绑在一起架在在谷桩上。 许家康他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些稻穗背回村里,许家康脱下鞋子,卷起裤子,就走到水田里收捡稻穗。 一会儿后,背篓不仅装满了,还用绳子把稻穗绑在背篓上,堆积老高。许家康也是学着许家辉做的,倒也不难。 装好后,许家康就和许家辉背着背篓里的稻穗往村里走去。由于回村里是上坡,中途他们也在专门供人休息的地方停歇了几次。 背篓里的稻穗可不轻,有一百多斤。虽然这对许家康不算事儿,但他也不想惹人注意,也就陪着许家辉一同歇息了。 两人回到晒谷场,把背篓里的稻穗倒出来,就有人来把稻穗平铺在石板上。稻穗晒一会儿后,就有人用牛拉着石碾脱粒了。 原本稻穗不用这么赶时间脱粒的,但是这些天有下雨的征兆,也就等不到稻穗晒干了。 不过,这一切都没他的事。清空背篓后,他们又背起背篓去水田沟了。 来回五六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