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不下线_第六章 东西南北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东西南北风 (第2/2页)

假装做出很痛苦的表情,又夸张地把整个身子压在大金身上。大金“嗷”地一声惨叫,终于表示了他的存在。

    平时很爱讲话的大金,这顿饭吃得异常平静,全程默默地注视着何白冰。这个细节也有两个人观察到了,一个是孙一波,另一个就是被盯得不好意思的何白冰。

    何白冰是本班文艺委员兼系文艺部副部长,有着精致的五官和干练的短发,她不仅人长得漂亮,歌喉更像百灵鸟一样婉转动听。

    她看了眼大金,郑重其事地宣布:“十二月份是系里的文艺月,接下去有圣诞节和元旦两个节日,系文艺部打算在十二月二十七日搞一个“系十佳歌手”卡拉OK比赛,我们班呢,也打算在本年最后一天搞一个迎新晚会,希望各位同学帮助宣传并积极参加活动!”

    “嗯,何部长的工作一定要支持,大金你一定要参加哦!”孙一波转过头对大金说。

    “可是我的普通话不太好,唱粤语歌可以吗?”大金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当然可以,只要是歌曲,什么语言都可以。”何白冰道。

    “我们寝室的人拼蛮力还可以,搞文艺呢,略微牵强了些,呵呵。”乾隆也加入到讨论中来。

    “重在参与嘛,谁说一定要拿名次,大学里展现自我更重要。”潘笑佳认真地说,又瞅瞅边上的陆蔓和何白冰:“两位美女也一定要报名参加哦!”

    何白冰和陆蔓相视一笑,这个就不用你潘笑佳多说了吧。

    阿发兴奋道:“何部长先帮我报个名吧,我要代表九八级计算机一班第一个报名参加!”

    “好!”何白冰爽快地答应。

    阿发亢奋的状态一直持续着,在回寝室的路上,他哼起了黄安的《东西南北风》:“让我爱上你,其实没什么道理,明明知道不可以,让我痛苦为了你,让我快乐为了你,没有你还有什么意义。”

    这歌词,恰巧唱出了同行的孙一波、乾隆和大金的共同心声。

    愉悦的校园活动总是能得到同学们的积极响应,除了计算机系,别的系也相继开展了卡拉OK比赛。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校园歌声随处飘,宿室的洗衣槽旁,食堂打饭的队列间,校园的林荫道上,甚至浴室的莲蓬头下,一下子多了很多辨识度很高的歌声。

    有些歌声中气十足,却没有声音的美妙波形,应该是大金和乾隆的歌声;有的歌声哀怨凄婉,歌词总是痛啊伤啊,似诉无尽的痛苦,那是阿发的声音;有些声音中规中矩,略带磁性,但节奏感不强,那是戴鸣和孙一波的杰作;还有个声音老是作怪,嗲嗲地模仿范晓萱的《洗澡歌》,那是小胖张欣在捣蛋。

    偌大的沙州城,彼时并没有带包厢的量贩式KTV,只有遍地开花的卡拉OK厅。如同美发店门口一定有个旋转灯,这些卡拉OK厅门口必配一个霓虹灯箱,到了晚上,一整条街霓虹灯璀璨,蔚为华丽。

    大家如果想唱歌,不得不面对大厅里的众多的陌生听众。

    大厅里分布着几张桌子,每张桌子上都备有歌单、便笺和笔,如果想唱什么歌,就得提前把歌曲编号写在便笺上,交给服务员。

    就这样一桌桌轮流唱下去,颇有唱功PK的味道。

    卡拉OK厅里的消费倒还好,属于大众消费,人均十元至十五元,差不多一杯茶的费用,晚场稍微贵些。这个消费水平对于沙州大学的学生来说,差不多是一天的伙食费,但有时候,精神食粮可比物质食粮重要多了,特别对于这些精力旺盛,爱出风头的年轻人来说。

    阿发偷偷地把本来就不高的伙食标准降低,每餐由原来的一荤一素改为一素,而对外宣称是减肥,实则把钱省下来去歌厅练歌,频率为每两三天去一次。

    孙一波看到阿发踌躇满志的样子,实在不忍心打击他。众所周知,歌星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而是取决于先天条件、良师培养、公司包装等各方面的因素。

    阿发的乐观来自于他的简单,或许他只是想在系里的舞台上展示一下自己,付出认真的态度,换得满意的结果。

    又或许阿发只是单纯地练好歌曲,有朝一日能唱给自己心爱的女孩听。

    六零二寝室的男生们都有自知之明,承认在文艺上的先天不足。一开始,他们怯于去校外的卡拉OK厅,以避免面对陌生观众一片嘘声时的尴尬。

    后来,在阿发的带动下,六零二的男生们鼓足勇气去了卡拉OK厅,与其到比赛时面对台下黑压压的一片观众,不如在黑漆漆的歌厅里面对寥寥几个陌生人。

    男生们从拘谨到适应,再到越玩越嗨。

    正是那段时间,乾隆疯狂地迷恋上了舞王杰克逊,买了他的VCD,在宿舍电脑上放来看,兴致来了,便起身模仿杰克逊的舞蹈动作,边唱边跳,有时候干脆脱掉上衣,嘴里怪叫两声,跑到镜子前做提臀的动作,张庆元连呼受不了。

    大金绝对属于闷sao型,白天不唱,一到寝室熄灯,就开始反复吟唱陈百强的《念亲恩》,纯粤语版的。大家虽听不懂歌词意思,但绝对忍受不了寂静的寝室里传来杀猪般的嚎叫声。这个家伙唱歌时的爆发力丝毫不输于足球场上的拼抢,不唱三遍是不肯睡觉的。

    孙一波在音乐方面的表现还是一如既往的内敛。

    他清晰记得第一次唱卡拉OK,是在高三的毕业晚会上,和同学们喝了点酒后,鼓起勇气上台唱了首黄安的《新鸳鸯蝴蝶梦》,吐字清晰,音线柔和,反响还不错。

    可孙一波唱歌有个特点,跟着屏幕的字幕唱还行,但如果听着伴奏唱,就会逐渐和旋律脱节,不是唱快,就是唱慢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