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不下线_第三十七章 老孙家琐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七章 老孙家琐事 (第2/2页)

和柱均是用原木制成,历经了几百年的沧桑,散发着一种独特的古木气息。

    有些祠堂还住着人,以老人为主,他们会静下心来,沏壶消暑的六月雪,斜躺在藤椅上养神,一躺就是一个下午。

    比起这些住人的小祠堂,孙氏宗祠简直就是龙门古镇祠堂界的压轴大作。

    宗祠,顾名思义,它和祠堂的关系好比是族对户,宗祠是族人为祭祀始迁祖而立的宗祠,该族之人,人人“有份”,它是属于整个宗族的,也是宗族权力的象征。

    孙氏宗祠内,威仪的主殿供奉着列祖列宗的排位,其尊贵地位毋庸置疑,而挨着的副殿则显得接地气多了,这座半敞开式的旧址曾经作为龙门中心小学的教学之地。为了铭扬孙氏家族重视教育的族风,副厅内应景地排列着三排仿古课桌,颇有古时书院的味道。

    岳融被这些古风元素吸引,不自觉地坐到了凳子上,弄得吱嘎作响,看来这些饱经沧桑的木凳,承受了几代人的岁月之重,却已支撑不起不到百斤的娇躯。

    孙一波绕到岳融边上,轻轻坐下,感叹道:“说来惭愧,小生至今未和岳融同学一起上过课。今天我们这样相邻而坐可好,有没有一种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万松书院求学的感觉?”

    “可梁祝不是个悲剧吗?”

    “嗯,过程是比较曲折,但故事的结局是化蝶,两人终究能在一起比翼双飞。”孙一波把话圆了过去。

    “也许,最简单的东西才是最长久的。”

    岳融望着门口的两株青松,叹了口气,道:“它们才会一生一世在一起。”

    “我们也可以简单一些的,至少在感情方面!”孙一波望着岳融,真诚地说。

    两人静坐了一会,困意阵阵袭来。为了驱走瞌睡虫,孙一波提议道:“我们去牌位房那边看看吧。”

    所谓牌位房,就是供养列祖列宗的正殿,也是整个孙氏宗祠的核心所在,大堂内灯火昏暗,庄严肃穆。

    岳融进入大殿,抬头看了眼石雕塑像,叹道:“东吴大帝气质不行啊,形神枯槁。”

    “哦,这个可不是孙权,那是孙权的爷爷,叫孙钟,是个种西瓜的瓜农。”孙一波解释说。

    “不对吧,我们历史上不是学过,西瓜是唐代传入XJ,五代宋辽时才传入内地,那孙钟种的肯定不是西瓜。”岳融认真地说。

    “那可能是类似蜜瓜之类的吧,史书上只说孙钟种瓜,具体是什么瓜,倒也没详细说。”孙一波羞愧于自己添油加醋的描述。

    “好吧,一个种瓜的农民都能培养出如此出色的后代,确实不易!”

    “这还真不好说,我们最敬爱的伟人的爷爷,资料上只记载了个生卒年代,其实伟人的父亲也是务农的呀。再说了,我们这辈往祖上推个三、四代,估计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农民吧?”

    岳融看孙一波一副书呆子模样,怕他不停地说下去,赶紧制止道:“好好好,就你历史知识丰富。”

    她对着孙钟的塑像拜了拜,俏皮地说:“那就请老祖宗好好地保佑一下后代孙一波吧!”

    两人正说着,进来了一位四、五十岁年纪的大娘,农妇模样,大眼蒜鼻,体格壮硕。

    她带着浓厚的乡音喊了一声:“一波,回来啦?”

    声音之巨,足足吓了岳融一跳。

    岳融不解龙门人的中气为什么都那么足。

    孙一波回头一看,说:“呀!干娘,是你啊!”

    他见干娘一直盯着岳融看,看得岳融浑身不自在起来,忙解围说:“这个是我同学,岳融,我带她来祠堂里转转。”

    孙一波一开口介绍,把干娘久旱逢甘霖的好奇心勾了起来,她挨得岳融更近了,几乎贴到岳融的身子上,边打量边说:“这个姑娘很漂亮哦!”

    孙一波真切地望见干娘的吐沫星子四溅出来,喷了岳融一脸。岳融缩着身子,尽量和干娘保持距离。

    干娘看着岳融的羞态,越看越喜欢,索性一把拉起她的手,嚷嚷着要岳融和孙一波去她家吃晚饭。

    岳融受不了这突如其来的热情,求助的眼神投向孙一波。

    孙一波赶忙说:“干娘,今天我们刚前脚到,家里已经烧好了饭菜,要不我们改天再去看你,好吗?”

    “不好,今天一定要去!”干娘似乎还很任性。

    孙一波拗不过干娘比盛暑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热情,见不能强行拒绝,只能用缓兵之计,说:“那我总得回家一趟,跟父母说一下吧,要不然,他们饭菜白烧了。”

    干娘脾气耿直,一想也对,就同意了,他们归他们回去,自己管自己准备饭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