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镜湖映明月_二十二 请女子教师,反对的到前面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十二 请女子教师,反对的到前面来 (第2/3页)

师弟了,你要多照应哦,你爹就是小气,看看白家拜师,东西送的多硬气。”

    谢宝很乖巧地点点头,对于柳姨,自当敬而远之,围着白英转了几圈,对李银河道;“师父,一会带白英去帮助灾民抚恤吧?”

    “可以,把他身上东西取下来,以后学习练功夫要帮助师弟。”

    旗丁进来禀报,州城兵宪衙门知州衙门前来勘查暴乱现场,李银河赶紧迎到军营门口,勘查人员由兵备幕僚李连城带队,众人面色惨白,大清早看到数百具光溜溜死尸,谁也没有好心情。

    李连城检点了暴民数目,查看了俘虏,收取了口供,在李银河陪同下,进入峡谷复社慰问灾民。

    峡谷中的复社专门开辟了公墓墓地,此时墓地里新坟垒垒,到处插满白幡,燃烧纸钱令整个峡谷浓烟滚滚,跟土匪短短接触战,二百青壮死伤,包括挺身背鼓的全部四名村长。

    李连城等州衙官吏烧了些纸钱,匆匆离去,还要去看看被毁的参将大院,这里气氛压抑,灾民的眼神没有平常对官府的敬畏,而是充满冷漠。长久卑微地徘徊在死亡边缘,灾民对昔日父母官早已失望透顶,和土匪一战,让浑浑噩噩的灾民找到了希望,百户所旗军是死死挡在自己身前的人,李百户是灾民的衣食父母,和这些人在一起,才能安稳地活下去。

    李银河派旗军送走州衙官吏,亲自安排发放死伤灾民的抚恤,死伤青壮抚恤等同旗军,死者三十两银,伤者二十两,李银河只负责村长的抚恤发放,其余的由各甲长统计,可以折成物资,随后由旗军送到各村。

    复社死者和伤者抚恤物资价值八千多两白银,李银河希望灾民明白,生死付出价值昂贵,今后有敌人侵犯易水湖,更多人能够挺身而出,把百户旗军当成生死相依的家人。

    复社有简易礼堂,今天下辖四个村的八十甲长和二十名女子坐着小板凳济济一堂,欢迎李银河百户。

    “咱们是一家人。”李银河大声道;“我们一起努力,将易水湖建成世外桃源。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百户所作为家长,自然在保护大家,保障大伙生活和发展的同时,要明确易水湖的规矩。

    百户所会引导复社恢复生产,建设家园,本官的乡社建设目标是引导乡民逐步实现共建自治。大家经受了苦难,自己的未来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百户所给出乡民公约框架,大家可以去了解,本官不多解释,现在着重谈几个问题。

    首先,百户所任命桂枝为复社社长,此次抗击土匪,桂枝,村长们,乡民付出巨大牺牲,希望她成为百户所和乡民沟通的桥梁,为复社谋福利。

    其次,本官谈谈分给大家的田地,宅基地和田地在十年内不能交易,每年,田地将征收三成税,大家刚安家,开春要建新房,需要农械开垦土地,有生产生活需求,先从百户所提交无息贷款申请。本官希望,乡民安居乐业,乡民有困难,可以通过甲长,村长,社长向百户所反映,不会因为遭灾,或由于家庭变故而生活艰难,甚至逃灾的现象。

    咱们缺少壮劳力,以后青壮还得参加军事训练,执行任务,难免影响农业生产,本官会督促工坊加紧生产和改进农械,为乡民搜罗牲口,各村长也讨论下乡民互助合作的方式,整合资源劳力,弥补生产的困难。

    第三点,百户所要成立商行,农业生产是我们的生存基础,老话说的明了,无商不富,无工不强,发展商贸鼓励工坊建设是本官下一步发展的目标。”

    李银河微笑地看着议论纷纷的与会者,让大家消化一下信息。

    明朝的田税其实不高,明面上的田赋税率是百分之五左右,加上辽饷及各种摊派,不超过百分之十。但是,明朝后期,随着大量土地兼并,这些兼并土地的皇亲国戚,士大夫,缙绅豪强以各种方式免税逃税,免去的税额分摊到其他应税的农户,这就造成自耕农,甚至中小地主都被税压垮,最后抛荒逃难。水利设施颓毁也是田税减少的重要原因,大明财政和地方缙绅没有财力和能力组织乡民修缮水利设施。

    百户所收田税三成,在明末不算高,自耕农和佃农实际税赋达到五成以上,地和房基是百户所提供的,收三成很仁慈了。

    李银河暗暗叹气,自己收的税在后世简直太黑心了,现在成了做善事,现在没办法,粮食储备必须做,粮得收。

    李银河看大家没有不满,继续道;“咱们再说下一条,俗话说,再难不能难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青壮要接受文化教育,咱们的孩子从小更要重视教育,我代表百户所为应社聘请了二十名教师,初期教育定为三年,当然,入学的孩子会得到补助,入学家庭会得到各种税费补贴减免,百户所是大家长,在孩子入学方面要出大力,为大家解决孩子入学后的劳力顾虑。

    国朝太祖设立公立学校,鼓励私办学校,推广文化普及教育,由于种种原因,现在的文化教育大大退步了,本官自然要继承和发扬办学传统,在传统儒学开蒙基础上,编写了务实的《格物》教材,在百户所及下辖乡社推行。”

    李银河让谢宝和白英给教师送去启蒙教材和自己编的《格物》,这些教师都是灾民女子,这批灾民文化素质远高于百户所屯户,当先生每月有月饷,也就是百户说的工资,受过教育的灾民女子纷纷报名当女先生。

    李银河继续道;“本官是高尚的人,对目前封建主义传统有一点点看法,女子的社会地位太低,不利于发挥女同胞的建设积极性,本官认为,女子起码能顶半边天,复社妇孺多,女子立户当家的也多,我们复社建设乡社不必别的乡社差,与土匪的斗争中,女子表现不比男子差。

    复社的发展必须依靠女子,封建主义传统限制在复社不存在,本官请了女子先生为乡民教学,有不同意见者可以到前面说说反对意见。

    没关系,本官最喜欢民主讨论问题。”

    在别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