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镜湖映明月_九十八白兄弟,还想做无本买卖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九十八白兄弟,还想做无本买卖吗? (第3/3页)

计,看到了吧,他们身挂商品,起码商业意识是积极的,这也是本官收留他们的原因之一,否则,早让他们滚蛋了。

    王将军带领商队去督促大汗做买卖,哦,两翼大总管是友谊商行的董事长,商业意识极差,能动性不足,本官让王朴兄弟去督促一下,跟蒙古人交易真是头疼。

    至于蒙古各部甲兵,柳屯多得是,贸易吗,我当你的马仔,你帮我运点货,互帮互助,利益而已。

    怎么,白兄弟还想做无本买卖吗?”

    “没有的事,白某的手下胡说八道,白某也是耕读出身,怎能做强抢的下作行径,此次前来,确实是购买一批物资啊!”白玉柱此时心中苦涩,听说柳屯有些油水,离陕北不远,过来打打秋风,没想到柳屯是马蜂窝啊!

    蒙古部落脱产的职业军士极少,能当甲兵的都是蒙古勇士,一百甲兵到边墙转转,那就是边镇的大事件。

    至于偷袭,野战,在蒙古甲兵面前还是打消念头吧。

    白玉柱使了个眼色,手下伙计捧来一个包裹,打开之后,白玉柱指着包内黄金道;“李大人,白某放下百两黄金做定金,诚意满满,采购一万两银的物资。”

    李银河令人收起黄金道;“白兄弟,实话说,现在柳屯据点初创,工坊生产能力有限,商行制定的商品价格比平常高,也许半年以后,价格会优惠很多啊!”

    白玉柱摇头道;“李大人,白某需要照顾几万兄弟及其家眷,哪顾得上半年以后啊!黄金白银饥不能食,渴不能饮,现在换些物资改善大伙生活才是正理。”

    “好,这是柳屯大宗商品目录。”李银河递给白玉柱一张商品单子道;“商行的根在大明,原则上,商行在关外不进行军械,粮食,马匹贸易。

    其他布匹,盐,茶,成衣,靴帽,百货,目录上有的,白兄可以根据价格计算采购数量。”

    白玉柱根据单子和几名伙计筛选商品和数量,良久,将单子递还李银河道;“李大人,货物选好了,在下缺少大牲口,希望商行将货物运输到纳林川边墙附近,运输费用单算,如何?”

    看李银河点头,白玉柱又道;“李大人,白某有个不情之请,需要大人帮个小忙。”

    “不帮!”李银河摇头道;“你也是几万流民军首领,小忙对李某小小卫所佥事来说,就是大事件。”

    “李大人先听白某几句话,再做决定。”白玉柱笑道;“听说李大人编书育人,定然在诗词歌赋领域造诣不凡,起码,算是文化人吧?”

    “那是,李某虽说出身武职,但向学之心,日月可鉴,在易州,在下建设农院,传播格物学,公认是文化sao人啊!”李银河冲一旁高手嘚瑟道;“高手兄,金子总会发光啊!李某的文名传到陕西啦!

    白兄,什么小忙,说来听听!”

    白玉柱和高手一样,面色难堪,定定神道;“白某和大哥打破几座县城,劫掠了不少高门大户,搜敛了不少文玩字画。

    流民军不断转战,携带这些物件极其困难,兼之,白某手下大都是大字不识的逃兵和农民,保管不力。

    白某愁的吃睡不安,都是先人流传的好物件,毁在在下手中,那是伤阴德啊!

    白某也是读圣贤书出身,想把这些物品转给李大人保管。”

    李银河肃容打量白玉柱,点头道;“李某接了,农院有图书馆,也在筹建博物馆,送到学院,也算让学子们增长学识了。

    白兄,凭你有如此见识,说明良心未泯,本官有几句话要说。

    本官不看好王嘉胤首领的未来,陕北连年遭灾,土地贫瘠,根本养不了大军多长时间。

    再者,陕西周边边军云集,你们几万流民军前途叵测。

    本官建议,白兄在塞外发展,李某在后套正建设据点,大丈夫,当志在四方,为中华民族开疆扩土,家里内斗,实在没意思。

    李某希望白兄出塞。”

    白玉柱郑重拱手道;“多谢李大人好意,王兄对白某恩重如山,白某不能抽身离去,再说了,好几万人生死,容不得白某考虑自身退路。

    可能,过几年,算了,有一天没一天的,实在想不了太久远。”

    白玉柱神情落寞道;“李大人好意,白某心领。”

    “人各有志,随缘吧!”李银河指指高手踢翻的刀客道;“你,说你呢,叫什么,下次交接货物,你得来,敢冲撞本官,揍不死你!”

    白玉柱诧异道;“李大人,刘六苦出身,言语无状,是忠义汉子,是在下兄弟,如果惹大人生气,白某道歉。”

    刘六拍拍胸膛道;“白二哥,刘六不怕这狗官。”

    刘六跟李银河对视道;“你按照约定供货,刘六这条命给你何妨!”

    “顶嘴是吧。”李银河盯着刘六道;“你家还有何人?”

    刘六道;“除了娘和妹子,我爹和弟兄们都病饿死了,怎么,还要斩尽杀绝,抄家不成?”

    “你娘养你们不容易,跟着流民军东奔西跑,提心吊胆,不是事啊!”李银河指指柳屯道;“柳屯有地,有工坊,好歹安置在这,能过安稳日子。”

    刘六诧异地看看白玉柱和伴当们,几名伙计神色羡慕不已。

    白玉柱苦笑道;“交接货物时,想安置家人的,跟运输队随行吧。”

    白玉柱转身离去道;“李大人,五日后交接,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后会有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