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一零 雷击木 (第3/3页)
id='gc2' class='gcontent2'> 宋应星笑道;“袁公是国之干臣,乃是士林公认,银河,能让袁公教育,可见袁公从心底把你当做子侄对待。 张家口豪商又从文化商行,联合商行溢价四成购买了二十八万石粮票,马上就要挤兑你易水湖商行了,看你镇定自若,想来有了应对方法了?” 看李银河微笑不语,宋应星继续道;“北地豪商在意的是粮食,你只能以金银,粮食应对。 宋某揣测,你商行可能真的种植了高产粮食,礼部侍郎徐光启大人曾作《甘薯疏》,你商行栽种了甘薯? 宋某在家乡江西听说,福建,两广有山民种植海外的土薯,产量不低,可惜没有大规模推广,在京师竟然是一种花卉啊!” 李银河从孙奇逢身后跳出,赶忙道;“宋教授,宋大爷,不可宣扬,在下还要收拾北地土鳖们,一定保密啊!” 宋应星郑重冲李银河施礼道;“新农物的移植和推广不是有钱有热情就能成功,移植,就改变了原有农作物的生存环境,气候,土壤,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即使移植后产量增加,也要小心谨慎应对未知的农作物疾病,一定要轮作,万万不可密植,不可因其产量高而全部推广,替代原有农作物。 掌握一种高产农作物全部习性,需要数代人努力,功在当下利在千秋。” 中国有数千年精耕细作的农业经验,明朝早已引进了甘薯,土豆,玉米等美洲高产农作物,一直到明朝灭亡,都没有推广开,不只是农民短视,农户对新农作物未知风险异常谨慎。 农作物适应移植环境需要大量时间。 看李银河真听进去了,宋应星欣慰道;“民以食为天,让百姓吃饱,培植高产农作物,改良种植方法是一条途径,水利改造是另一条途径。 北直隶一直是粮食输入地,每年需要南方经漕运输入数百万石粮食,劳民伤财,靡费巨大。 北直隶平原广阔,河流纵横,北直隶的大河多出自太行山和燕山,河流携带泥沙多,出山川后水流缓慢,易堵塞河道,所以北直隶水患频繁,农业无法稳定生产。 北直隶有平原,有水源,只要坚持不懈,因地制宜修建水利工程,陆续改变农作物种植,从耐旱涝,到稳产,到高产作物,北直隶达到自给自足没有问题。 国朝没钱投入,说来,都是钱的事啊!” “都是钱的事啊!在下也在琢磨,怎么在陕西边塞筹措粮食! 其实,河套有许多宜耕,宜牧,宜林的土地,只是需要大力整饬水利,便是产粮区。 学子们了解,宁夏镇在西夏控制时是粮仓,现在水利崩坏,反而需要内地供给粮食,边军饥饿,人心浮动,端着金碗要饭。” 虚云给众人斟上花茶,轻声道;“贫僧在大同府城见到代王嫡子,代王嫡子正高价收购雷击木,李大人总说被雷劈过,那附近能找到被雷波及的树木否?” “虚云大师,雷击木是什么?” 宋应星道;“雷击木就是被雷劈过的树木,又名雷惊木。 在道家的信仰之中,最珍贵的材料就是使用雷劈枣木制作的法印、令剑,凡是威力宏大的法术科仪,几乎都脱离不了雷劈枣木的使用。” 李银河眼珠乱转道;“在下能引雷,每年引雷劈几片枣树园子,岂不发财了!” 虚云淡然道;“人为制造的不算,头上三尺有神灵,贫僧劝李大人莫要人造雷劈木卖钱,小心因果。 雷劈木以枣木最佳,桃木,檀木次之,劈过的树木还要能活过来,劈死的不算。” 宋应星点头道;“道家有专门的符箓咒语,验证雷劈木的真假,万万不可作假。 道家做法,上等雷劈枣木至阳至刚,制作的法器驱除邪灵最为有效,只是上等雷劈枣木极为难得,有价无市。” 虚云道;“代王朱鼎渭薨,等待袭封的代王嫡子认为,大同府城险些被察部攻破,大同府死伤军民无数,陕北灾难连年,已经人吃人了,这是有妖灵作孽,需要找法师驱邪。 这样大的法事需要大量极品雷击木,李大人要是找到一颗雷击枣树,发笔财是没问题的。 代王在大同府城周边有良田数千顷,边镇军民贫穷,可王府独富。藩王袭封也不是简单的事,朝廷要考察继承人的资质以及品行,风评,往往袭封拖延数年。 为大同军民驱邪祈福的法事对代王嫡子的声誉影响极大,能找到雷击木,以木换粮,十万银的赈灾粮也算有了着落。” 李银河拍拍脑袋,当时银光一闪,自己进入现在的身体,除了感觉夜空明亮,又饿又冷,别的情形记不太清啊! 据当时的屯军们讲,一颗球形雷在李银河附近炸响,然后滚进一片树林中,当时炸死了一只鸡一只兔,被大家炖了,至于雷炸了什么树木枯草,实在没人在意。 “刘虎,迅速带领一个班军士,去大陈驿探查本官雷劈处,找到雷滚过得树木,要活得树,武装押运回军营,算了,带一个排火铳手,马上出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