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镜湖映明月_一一六 挖吧,苍天又能饶过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一六 挖吧,苍天又能饶过谁! (第2/3页)

,大东河以东,学生带领灾民和附近乡民开垦出水浇地五万亩,临河田,沟坝地十万亩,大片坡草地和林地不适合开垦,靠传统农业,乡民连温饱都保证不了啊!

    学生参考乡社工作手册,得到很多启发,临河抛荒地可以整饬水利,采用农院龙骨水车保证灌溉,坡地乡民可以养殖牛羊致富,林间乡民可以采摘山货脱贫。

    商军在大东河击溃剿匪营军,提供给乡民很多牲口大车,灾民和附近乡民算是富裕中户了。”

    “升米恩斗米仇,务必记得,这是无息贷给乡民的,得还!”

    “学生明白,咱们的百姓很好面子,签了领取契书才接收财物。”高进挠挠脑袋道;“可以预见,只要勤快,乡民的生活水平会很快提高。

    学生在乡社劳作几个月,弄明白了一些农事,学生有些疑惑,国朝部堂高官,大学士比学生聪明,为什么任由百姓民生疲敝呢?”

    “本官一直说,做实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跟智力高低无关。

    能通过科举取得官职的读书人,智商在大明百姓中是佼佼者,能进入翰林院的不乏过目不忘,出口成章的高才。

    但是,聪明不代表有见识,有智慧。”

    李银河指着大东河开垦的抛荒地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话说的多漂亮啊!事事关心,怎么不知道疏浚河道将抛荒地改造成良田,给坡草地的农户增加几只羊,帮林场的农户多卖几篮子果干呢!

    农事无小事,高进你亲自参与其中能够明白,疏浚河道是艰辛的,还得解决汲水问题,大量的劳作钱粮从何而来?

    能给每个农户增收一只羊,那就是国之干才,农院侯金石研究养猪颇有成效,必然猪史留名。

    给山林农户增收的难度,你有体会吧?”

    高进点头道;“首先,山林是有主的,敢采木摘果有性命之忧,山道陡峭,采摘山货,费时费力,运输成本奇高,很难获利。

    商行有便利的运输体系,集中采购据点,咱们花了大量人力物力方便农户将土特产变现,听说杜鹃师妹征集乡民代表,以民间合作社形式和农户签约,定时,定点集中购销,也是一种为农户增收的措施。

    在灵丘,商行控制了山林,草坡,低价承包给乡社,这才使农户有了盈利的可能啊。”

    李银河点头道;“你经历了其中的建设,才明白农户增收的难度。本官最怕官绅说耕读传家,大学士耕读传家,当地得提供多少免税耕地。

    你刚才询问为什么朝堂高官解决不了民生问题,本官有两点认知。

    一则,国朝教育体系有问题,科举取士是先进的制度,可是科举的应试教育有问题。读了几本经书,做了一县父母官,想办实事,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二点是令人痛心的问题。国朝官员薪酬低在历朝历代排在前两位,而潜规则贪腐的恶劣程度也是史册留名。

    官员道德集体堕落,已经到了陈疴难改的地步。

    他们是引领民族,国家前进的精英,但是,他们的心思用在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方面。

    此次陕西赈灾,灾民需要的是粮食,是灾后的牲畜,种子,朝廷却拨发的是银两,饥民抱着银子充饥吗!这种缺乏常识的赈灾措施让本官认为,他们脑袋被门板夹了。

    或者,他们揣着明白装糊涂,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数万生灵漠不关心,细极思恐啊!

    本官盗写政经一书,许多论述只是谈了概念,太超前,太直白,所以时机未到,本官没有详细展开论述。

    本官谈到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谈了商品,货币,价值,商人。高进,你跟本官一样,是正直的人,所以本官给你单独讲讲商人。”

    李银河瞥了眼一旁王之宽道;“你是玩弄潜规则的掮客,是坏人,不能让你听。”

    王之宽转身背对李银河,仰望蓝天,没有离开。

    李银河怒道;“王之宽,你转身不走什么意思?法不传六耳,本官要给道德品质好的同学授课,你个歪门邪道的坏学生,凑什么热闹?”

    王之宽冲天空叹口气道;“学生也想听,准备付钱听,一艘海船够不够?”

    “什么海船?”李银河迷惑道;“你的折色跳跃性太强,来,交费的学生还是可以挽救的,说来听听。”

    “学生看李大人招揽原内府cao持海贸的管事,想来对海贸有兴趣啊!李大人致力于海贸,让学生极为佩服,也是学生愿意追随大人的原因之一。

    海贸是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的暴利行业。

    现在的大部分海贸也可以称为海上走私,南京,福建,广东是南方海贸的重点区域,参与者极为复杂,掌控者有高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