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四 百出先锋炮 (第2/3页)
/br> 田生兰恨恨道;“也不知咱们身后的大佬怎么想的,做事畏首畏尾。 不管啦,先到军士川探查一番。” 军士川双峰社老军社长带领乡社里甲长热情将田生兰一行迎到双峰社办公室,曾经的史家大院。 “田大掌柜代表北地豪商全部收购军士川生产的粮食,是军士川的恩人,是双峰社的朋友。” 田生兰摆摆手道;“少说虚的,本掌柜问你,你社历来就是缺粮的贫困地区,夏收后可有余粮卖给张家口商号?” “往年哪有余粮卖啊!今年不同了,易州商行的农业管事帮助我们推广种植了甘薯。 弄死了cao蛋的史家,沿山道几十里山坡田都归了社里集体所有,大家共同耕作,按劳分配,低缓处种植甘薯,高坡种植土豆,各家房前屋后点了南瓜,豆角。 商行赊给乡民鸡鸭,羊,哎呀!要说南瓜是好东西,扔了种子,粗粗管理,一个长成几十斤呢!那秧子哩哩啦啦十几丈长,可以喂牲口鸡禽。” 田生兰不耐烦地摆手道;“我问的是甘薯,你说说甘薯。” “甘薯啊!今年刚种,好东西,乡民们没日没夜按照商行要求照料新农物,要说完全成熟,还得一段时间。” 社长将一颗甘薯放在桌上道;“现在还不大,农业茅七管事说,成熟了一颗得拳头大小,乡民们照看得好,一亩怎么也得超过七八石产量的。 乡民们成天烧香,军士川百姓历史上就没说靠种粮食吃饱过,可算有了盼头,这满山坡子的甘薯,秧子哩哩啦啦,能当菜吃,还能喂牲口,今年吃饱没问题。 还得感谢北地商贾敞开收购啊,大家吃饱饭,还能换点钱。” “满山坡啊!”田生兰面色晦暗难名道;“附近乡社种的多吗?” “田掌柜,您也知道,村民鸡贼滴很,有好东西藏着掖着,生怕别人占便宜,根本不让人知道。 咱们是朋友,给您透点底,反正紫荆关,广昌,蔚州等处都有种植,现在正值夏收,乡民们封村封路,就是怕别人知道自己有好东西啊!” 田生兰面色难看道;“社长,北地商行购买的是粮食,麦,稻,糜子,谷子都收,甘薯不是粮食,可能不收。” 社长拿出契书道;“开玩笑吧!咱们有契书的,甘薯虽说吃多了屁多,但能饱腹,能饱腹的东西就是粮食,就是好农物。 大家等着收获换钱改善生活呢,乡社等着换钱置办校舍,医所呢,田大掌柜的话一点都不好笑,再说了,徐光启大人是礼部高官,写了奏章的,甘薯宜菜宜粮,北地商贾算什么鸟,你们说不是粮食顶个屁用。” 看十几名刀客围过来,老军挺直身板道;“耍赖是吧!学豪强玩横的是吧! 田掌柜,你确定不遵守契书协议吗?” 田生兰沉吟不语,有些犹豫不定,易州尽是刁民,这军士川百姓也不是好相与的,沿路妇女,小孩眼神不善,看着田生兰一行就像看到肥羊,田生兰也是亦商亦匪,这种氛围太熟悉了,军士川就是匪窝,靠武力撕毁协议不太妥当。 田生兰道;“我们和易水湖商行的采购协议有些问题,得协商一番,现在还没有定论,这不,还没到收购时间,我们回去商谈后再通知你们。” “这不行,你们有赖账的打算!”社长指着一圈刀客道;“屎都顶到屁门子了,你说不拉啦!留下两个做质押,双峰社管饭。” “你敢!” 老军社长看着田生兰道;“怎么,想掰饬掰饬,狗子,敲钟,喊人,有不开眼的要撒野。 乡民集合是有成本的,到时候别认怂啊!” 一个半大孩子兴奋地要出门敲钟。 “算啦!留下两个。”田生兰面色铁青道;“我们走!” “左揽雀尾,右揽雀尾,单鞭。”铁冠道长一大早督促李银河在易水湖码头练习太极拳道;“动作要慢,莫要用力,六十四式,一百单八招的老架真是好武功!” 一旁跟随练习的王朴有些不耐烦道;“道长啊!这老架慢慢悠悠,老太婆推碾子似的,有用吗? 战场上比的是快,狠,对方如此缓慢,王朴一刀就将其砍死啦!” “哎呦!”王朴眼前一花,身子一轻,被铁冠道长击飞,晕晕乎乎坐在地上。 “能见识真功夫是你的造化,能跟着练习,功夫上身是你积阴德的结果!你以为抡石头,劈砖头就是功夫,练功不养身,老了一身病。 慢就是快,柔就是钢,你看看小白练的效果。” 小白心思单纯,内家功夫早已入门,演练太极老架,进步神速,一招一式,动作虽慢,小白身体似乎有种粘性,丝丝缕缕的薄雾在小白双臂间聚拢成团。 道长对瞠目结舌的王朴道;“功夫,功夫,时间凝结的精华。 好好练习,真是烂泥扶不上墙!” 看着拂袖而去的铁冠道长,王朴若有所思对李银河道;“银河兄,小弟好像有了些感悟啊!做事得专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