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三三黄道周,你手握戟枪状,要戳死官员吗?失礼啦! (第2/3页)
为自己能力低,不好意思责罚他们,真是坏人! 一会有几位大学士和官员过来,朕先问你,年底前能不能给内府收十万银的税?朕很缺钱。” 李银河看眼曹化淳道;“本来问题不大,可是曹公公的侄子在易州强占庙观,在浑河上游建水坝,为了百姓农田用水,臣把水坝拆了,得罪了曹公公,臣做买卖,曹公公老捣乱啊!” 崇祯对曹化淳道;“曹大伴,你们吃点占点,朕不怪你们,但是,现在朝廷缺钱,平定边患,民乱都向朕要钱,你不要再欺负李银河了,要有大局观。” 李银河心中暗叹,崇祯对身边的太监是无原则的好,好面子,对宗室的危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士大夫官员无可奈何,自己改造大明的计划还是莫要开口了。 崇祯对一旁年轻太监道;“王承恩伴伴,你每月去李银河京师的杂货铺,关照一下,莫要影响了内府的收入。” 这就是制衡曹化淳了。 “李银河,你和察部走私买卖了?” “陛下,微臣没有走私啊,是光明正大地挣钱啊!转到茂山卫的锦衣卫可以作证,卑职市赏时将林丹汗的动向摸得一清二楚,通报了宣大总督,以后不会出现让北虏骑马攻入宣大,让边军措不及防的惨况了! 顺便呢,微臣拉了几百驼察部的皮货,草药,杀胡口关卡不让进,拉回易州的不多。” 崇祯看了眼王承恩,王承恩想想,点点头。 李银河明白了,崇祯很聪明,老朱家的孩子有帝王基因,明白刺探消息,平衡朝堂的权术。估计通过内府曹化淳,张彝现,王承恩摸清了自己的底细,只不过内府太监们不太了解自己的商业cao作,看不清自己的布局。 崇祯是位心思深沉,急于事功,无原则的莽撞青年,心气高,好面子,心眼小。 对这种领导,你不能骗,有要求直说,熊文灿说得对,你往大里吹牛,给自己留点余地,这种领导敢给你放权,但是事情不爽利,谨防他会翻脸甩锅。 李银河对面沉似水的崇祯道;“陛下,赚钱这种小事有好多路子,微臣其实还有货殖本领没有表现啊! 陛下给微臣一艘小船,微臣在渤海浪去,一年能给内府再上缴五万银,曹公公把持京畿海域走私,霸占好多船,都没给陛下攒私房钱,休了这种无能小弟吧!” 曹化淳急道;“陛下,内府几十万内侍,咱家拆东墙补西墙维持内府开销,殚思竭虑为陛下cao劳啊!” 崇祯摆手道;“曹伴伴,你的苦劳朕看在眼中,莫要慌乱,朕信任你。但是朕缺钱啊,王承恩,你写个条子送到李卿的杂货铺,给他一条船,年底收五万银,签好契书。 朕感觉自己兢兢业业,是位大有作为的君王,可是现在做事束手束脚,一团乱麻,朕很是焦躁。 就拿钱来说吧,朕从不出宫游玩,也不增加衣物开销,不营造宫室,宫中的牛羊,物资尽量变卖,怎么朝廷还是缺钱呢?” “不是陛下的原因。”李银河看几位绯袍官员出现在平台,道;“还是臣刚才说的,陛下是天子,主要精力应该提纲挈领为大明掌舵,其余小事是臣子的责任,陛下放权了,天下出问题,那就是内阁和部阁高官的问题。 臣做买卖,打仗,出了问题,臣立刻找下属的问题,前锋出问题,斩,粮饷出问题,辎重官,斩,反正微臣没问题。 天下出问题,内阁大学士们,斩,财政出问题,户部部堂高官及下属,斩,很简单的,陛下太仁慈,老为臣子背锅,太累了,这不科学!” “一派胡言!”一名走近的官员冲崇祯施礼后,指着李银河道;“妄议朝政,你可知罪?本官韩爌,你是茂山卫李银河吧,虽说你立了些小功劳,但是目无君上,粗鄙不堪,回了卫所,好好反思!” 李银河道;“你谁啊?微臣刚才向陛下行大礼,你怎么不跪?” 曹化淳幸灾乐祸道;“韩大人是内阁首辅。” 韩爌蔑视道;“国朝跪礼有定规,唐朝君臣坐而论道,宋朝君臣立而问话,本朝虽然跪礼不多,依旧多陋规,大家很忙的,动不动下跪,还要不要尊严,办不办正事,官员是士大夫,不是狗奴才!” 李银河竖起拇指道;“韩大人的话有理,其实卑职不在意升不升官。卫所官,时常欠饷,还得干拼命的差事,兵宪大人总是拿升官的吃亏小事逼迫卑职卖命,这下好了,卑职回去总算可以搪塞上官了,专心致志做买卖挣钱,老不发饷,都揭不开锅了。 说起做买卖,韩大人是大客户啊,蓟辽督师袁崇焕大人送给您好几万银子,卑职在京师有银号,开具的银票携带方便,利率优惠,您是袁大人的坐师,让袁大人从卑职银号走账吧,有提成的。 大人说卑职粗鄙不堪,不懂礼数,卑职不服,这几个月教导卑职的是前宫中女官杨嬷嬷,杨嬷嬷正在易州教化百姓,您的评语会严重影响杨嬷嬷的信誉。” 韩爌皱眉道;“莫要信口开河乱说!” 李银河眉毛一挑道;“卑职的掌柜一不小心,正好知道袁大人提银的店铺,韩大人不信,咱们打赌吧!” “老夫日理万机,一不小心记错了此事,此事揭过去如何?此事涉及内阁钱龙锡大人,为尊者讳,莫要纠缠。” “不行,你首先得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