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小海岛,从养殖大户开始_第二百四十三章 走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三章 走访 (第2/2页)

/br>
    李多鱼刚完。

    大家纷纷举起了手。

    老廖感慨了声:“起来,还真是惭愧,我也算咱们村里的老干部了,可还是第一次为民办实事。”

    李多鱼看向了二哥李耀国:“对了,咱们村委现在还有钱吗?”

    李耀国思考了会,回道:“有,但不多,上次卖了五百多棵木麻黄,收零钱,现在加起来的话,差不多三百块吧。”

    “怎么才这么点啊。”

    李多鱼不由叹息了声,之前担担岛还是生产大队时,还挺有钱的,有各式各样的渔船十多艘。

    可改制后。

    就被王家兄弟以各种名目把渔船给卖出去了,钱也以各种名目给花掉了,导致现在的村委就是个空壳子。

    要地没多少地,

    没钱没多少钱。

    再加上沿海渔民的纳税本来就很少,地方也没有闲钱下拨。

    村委要想有点余粮,就得自己想办法。

    李多鱼琢磨了会:“耀国,改你把村集体资产列一张表格给我,我看看能不能盘活下。”

    “可以,没问题。”

    开完会后。

    李多鱼稍稍分配了下,六个人分成了三组,开始全村走访,而他跟唐平走访的是,全村最穷的半腰和村尾。

    走访过程也很简单,就是挨家挨户敲过去,告诫他们不要在家里面烧炭取暖。

    在走访的过程中,李多鱼重点走访了几位困难户。

    开放这些年,大家日子确实好过了很多,在外人眼里,下沙村看起来好像很有钱的样子。

    可有钱的,却只是少部分。

    大多数人还是比较穷的。

    有的家里甚至连电灯都没有,大冬的,身上的棉袄全都是补丁。

    有的甚至都不用担心他们会烧炭中毒,因为他们根本就舍不得买炭。

    毕竟担担岛是海岛,柴火和木炭都是要花钱买的。

    有的缺衣少棉,双手跟耳朵,都长起了冻疮。

    个别的,依旧跟十多年前一样,吃着地瓜面,配着杂鱼干,连米饭都吃不起。

    而在走访的过程中,李多鱼发现这些人穷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门。

    有的是年纪大了,失去了劳动力。

    有的跟孩子起冲突,老死不相往来,没有人赡养。

    有的是因病致穷。

    有的则好吃懒做,混吃等死。

    总之,什么样的人都樱

    李多鱼根据他们的情况,给他们都做了个登记。

    直接发钱给他们并不现实。

    要真给钱了,其他村民肯定就不乐意了。

    李多鱼能帮他们的也很有限,那就是赶在下一波寒潮到来前,帮他们把旧棉被给翻新下。

    然而,担担岛可没有弹棉被的师傅,想要将旧棉被翻新的话,还得去镇上把师傅请过来。

    “唐哥,你好像在镇上有开一家水产店吧,你认不认识弹棉花的?”

    “有点交情,但不熟。”

    “能不能跟对方商量下,到我们村来弹一段时间。”

    “可以啊,我明送海鲜到镇上时,顺路过去问问。”

    “那就麻烦你了。”

    “事,本来就是我应该做的,对了,多鱼,你对海蚌了解吗,最近我打算养海蚌。”

    “张港那边的海蚌吗?”

    唐平点点头:“没错,就是那种大海蚌。”

    李多鱼皱眉道:“这个好像要围网养殖的,投入成本挺大的。”

    唐平笑道:“再怎么大,估计也没你的鳗鱼厂投资大,还有一件事,以后我养起来了,能不能走走你这边的渠道,把那个陈老板介绍给我认识下。”

    “这个没问题。”

    唐平嘿嘿笑着:“多鱼,要不要入点股啊,有你一起养的话,我比较放心。”

    “不了,我已经养不少东西了,再搞一个海蚌,估计真忙不过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