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八十章 李家的根 (第1/2页)
李多鱼和周晓英在烟台山散步时,没想却遇到了归国华侨的旅游团。 一位女导游领着一群中老人,在各个洋人领事馆旧址前,介绍起来:“这就是当年最大的领事馆。” 游客都对这些洋房发出了赞叹的声音。 “这房子质量真的好,这么多年了,居然还没有倒。” “我时候,好像有来这里玩过。” “你也是这里长大的啊。” “我家当初是给领事馆打工的。” 见有导游介绍,周晓英拉着李多鱼混进了队伍里,装作是旅游团的成员,跟在良游后面,听她解。 这些老人都在感慨:“变化真大啊。” 而让李多鱼意外的是,导游带着他们来到了,一座名为“李园”的老房子前。 这座老房子跟洋房不一样,是传统的中式建筑,足足有三进三出,是真正大富大贵的人家。 李多鱼和周晓英跟着旅游团进了这所院子。 女导游开始介绍道:“这个李园的主人呢,当初是榕城商会的会长,李嘉南,当年在本地是很有威望的。 他一共有四个孩子。 大儿子,李志仁。 二儿子,李志宏。 李多鱼看着墙上的木板,上面居然刻有简单的人物关系。 而让他完全没想到的是,他在这个木板上,居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而那个名字,李多鱼在下沙村的李家祠堂里有见过。 李多鱼忍不住问道:“能不能问一下,这个李家老四——李瑞祥,下面为什么没人了?” 导游笑着回道:“这个你可真问对人了,今要不是我,估计还真没人知道这段历史。” “这个李瑞祥有个儿子叫李子浩,早年就读于船政学堂,是我国第一波出国留学的少年。 李子浩归国后,没多久,就跟一些人支持变法,后来变法失败后,被当时的清政府追杀,连夜坐船逃走了。”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李家受到牵连,当时的李家家主不得不站出来,宣布与他们断绝了关系,所以李瑞祥下面并没有相关的子嗣信息。” 李多鱼恍然大悟,如果只有一个李瑞祥的话,还有可能是凑巧。 可连李子浩都有的话,那就十有八九了,难怪在担担岛那样穷的海岛上。 老太太能拿出那么多黄鱼出来,原来出身真的不简单。 李多鱼不禁问道:“那后来,李瑞祥的后代,有回来相认吗?” 女导游笑了笑:“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你得问现在的李家后人才知道。” “这样啊,那现在李家后冉哪去了,怎么没有住在这里?” 李多鱼问个话的时候,队伍里的一位阿姨笑道:“年轻人,一看你家就没被人斗过,这么大的院子,放在那个时候,有谁敢住啊,肯定是捐给国家啊。” 女导游微笑着道:“这个我就不清楚了,听李家后人,一部分出国了,一部分留在了榕城。” 有位阿姨打量起李多鱼来,忍不住问道:“年轻人,你是不是跟李家有关系啊,怎么问的那么清楚。” “没有,就是有点好奇。” “这样啊,我时候,跟李家人还有过接触,发现你跟他们长得有点像,都是脸长长,鼻子高高的。” “可能凑巧吧。” 经过这位导游这么一讲解,困扰李多鱼多年的疑惑,总算解开了。 原来太公当年那么厉害,不单留过学,还变过法。 可李多鱼总觉得,要事情那么简单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