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小海岛,从养殖大户开始_第三百零三章 有偿救援(两章合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零三章 有偿救援(两章合并) (第2/3页)

br>    看到东甲礁附近的海图后,大伯李念天有点兴奋地说道:多鱼,你先别擦掉啊,我回家拿个笔和纸把它画下来。

    围观的村民纷纷赞道:这可是好东西,以后大家肯定都用的上。

    赵家兄弟苦笑了起来。

    李多鱼把这东西分享出去的话,以后东甲礁就不是他们兄弟的后花园了。

    在这个没有海图设备的年代,除了一些简易的纸质海图外,一般都凭借经验。

    而东甲礁由于太危险,这么多年来,始终没有人愿意去绘制东甲礁附近的海图。

    等大伯把笔和纸拿来后,李多鱼接着说道:东甲礁方圆一海里内,分布着多个浅水区礁石和沉船。

    李多鱼指着困住刘麻子和陈亮的那个圆圈说道:

    他们被困的这个地方有块干出礁,常年都露出海面的,但附近全都是暗礁,大船过去的话,百分百搁浅,只有小船能过去。

    而这块礁石的东边,退潮的时候,平均深度只有15米左右,一旦开始退潮,小船也是不能走的。

    说完,李多鱼用木炭在那片海域画了大大的叉。

    赵大海挠头问道:鱼哥,你那个打叉的地方,是不是上次我跟二牛被困的地方。

    李多鱼回:

    没错,就是那里,正常情况下,你们是不可能走过去的,刚好那天的天文大潮给你们赶上了。

    赵大海恍然大悟:

    难怪我们后来,怎么也找不到那颗石头,原来在海里啊。

    见李多鱼对那片海域这么熟悉,在场的村民都很是惊讶。

    村主任,你怎么对东甲礁这么熟啊。

    李多鱼尴尬笑了笑:

    当年我跟阿贵就是在这里赚到第一桶金的,不然哪里有本钱搞走货。

    有个村民突然说道:

    我想起来了,那时候,隔壁岛还有人跑来告状,说你们敲诈他们一笔,收了别人十多个银元。

    李多鱼黑着脸:

    过去的事,就不要提了,我现在早就已经从良了。

    一个村民笑道:

    我到现在,还记得你以前的爆炸头。

    我也记得。

    见李多鱼对这片海域这么熟悉,刘麻子和陈亮的家人也跟着放心了不少。

    还是咱们村主任靠谱啊。

    可就在此时。

    李多鱼突然看向刘麻子和陈亮的家里人,一脸严肃地说道:对了,有件事提前跟你们说一下。

    这次营救难度挺大的,还要不少人,不管有没有成功,你们两家都得出这个营救的钱。

    听到这话后。

    陈玉珠当场傻眼了:村主任,你之前救咱们村的人,不是都没收钱吗,怎么到我们就要收钱啊。

    咱们村的人在海上有难,不都是互相帮助的,哪还有收钱这个说法的。

    大伯也紧蹙着眉头,就跟陈玉珠说的一样,不认识的渔民在海上遇到困难,都是互相帮助的,更别说是村里人了。

    打渔这么多年,他都不知道帮忙拉了多少条发动机坏掉的渔船回港,最多也就是收别人一些柴油钱。

    打渔这么多年,他们的渔船也在海上坏过,也被其它的渔船帮忙拉回港。

    在海上互相帮助,可以说是渔民间的一种默契,说白了,大家都潜移默化受到妈祖娘娘的影响。

    但行好事,莫问报酬!

    李念天皱眉说道:多鱼,我觉得钱的事,以后再讲吧,现在讲感觉有点不妥。

    围观的村民也跟着说道:我也觉得李队长说的对,先救人要紧。

    让大家没想到的是,李多鱼态度坚决道:不行,这次不一样。

    陈玉珠一脸不解:

    怎么就不一样?

    李多鱼冷笑了声:能一样吗,凭什么,我们一帮人要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去救两个不守规矩的人?

    村民纷纷沉默了,大家这才意识到,这两人的情况确实比较特殊。

    赵大海跟着附和道:今天这事,我支持村主任,这个头绝对不能开,要是今天免费救他们了,以后是不是海盗搁浅了,我们也要免费去救?

    陈玉珠急红了眼:大家都是一个村的,他们也都只是孩子,可能就是想开船出去玩。

    赵二牛切了声,忍不住骂道:要你这么说,我也是个孩子,是不是可以随便开大家的渔船出去玩啊。

    村民看着陈玉珠摇头叹息起来,刘麻子在村里干过不少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