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孩子的世界真好 (第2/2页)
上是为了战争的继续,其实更主要的,是为了君主自己奢侈的生活的不变。 这些,虽然大臣们或多或少的了解,但没有人会乱说。 毕竟,宫里的风声,不宜外传。 …… 离国国都。 大臣们将禹国使臣送到住处之后,才回到各自的家中。 主负责这次接待的礼部尚书回到家里,疲惫的坐在堂屋主位上,喝着茶水。 “爹,为何咱们,还要这样客客气气的对待禹国?” 禹国正在攻打南国,他们忌惮离国,才派使臣求和。 可离国本就兵力强盛,现在更不用怕他们。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礼部的人为了接待好这些人,熬了几天几夜。从衣食到住行,无一不是按照禹国的习惯弄,生怕对方来这里受了委屈。 尚书之子也是个读书人,但阅历尚浅,没有他爹礼部尚书看的明白。 “无论国力大小,既然不想开战,就要以礼相待,况且,你以为现在真的就是在和禹国交好?” 礼部尚书没再说其他,这些机密,不为人所知最好。
事实上,兵部那边已经派出去很多的队伍,伪装成普通的老百姓,运输粮食给南国那边。 对离国来说,和禹国交好不过是缓兵之计。现在他们是渔翁,就想看着鹬蚌相争。 只要他们两败俱伤,离国就可以趁着两国元气大毁的时候,将两国吞并。 不过是谁都不得罪的做法,而后在后面收网罢了。 …… 另一边,因为徐渊寒行军的速度很慢,禹王发了很大的火。 袁大将很快便被派到前线,接替徐渊寒。留给徐渊寒的,只剩下写自省书深刻反省了。 回宛城的时候,袁大将特意送了他们一段路,也妥善的安排了马车。 这一次,徐渊寒陪着妻子和孩子坐在马车里。晃晃悠悠的马车,小家伙圆圆的眼睛看着李音晚,笑着咿呀咿呀。 徐渊寒逗弄着他。 “孩子的世界,真好。” 看到徐渊寒有一点儿难过,李音晚担心的看着他。 “咱们去归隐山林吧。” 徐渊寒一怔,没想到李音晚看出了他的心思,她太了解自己。 “我期待有一天归隐山林,但不是眼下。或许我世俗,还有一些想法希望实现。” 李音晚不是很懂战场上的事情,但是现在看来,徐渊寒对于打仗,是厌倦的。 徐渊寒叹了一口气。 “这场战争,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没有好处,除了离国。一旦我们禹国和南国两败俱伤,最后都会被吞之入腹。” 其实徐渊寒已经多次委婉的上书劝谏禹王停止战争,可是一个被胜利冲昏头的人,又怎么能够放弃唾手可得的东西?就像把一个赢了钱的赌徒,从赌桌上拉走一样。 徐渊寒看清楚了局势,明白自己对禹王的抵抗,毫无用处。 真想当一个俗人,不必背负家国大义。 他看惯了战场的厮杀,知道平凡生活的可贵与不易。 李音晚点点头,她懂徐渊寒的纠结与无奈。面对这样的世事,又如何能改变呢? “或许,可以走另一条路,你跟我一起做生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