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节 (第6/7页)
r> 只有提扎独自一人坐在九铃儿旁边,陪着他。九铃儿哭了一阵,心情平静了许多。一下子失去四个熟悉战友,四个朋友,这是九铃儿战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战争的残酷,虽然他不是第一次认识,但一次战斗就失去四个好朋友,却是他第一次遇上。尤其是法提斯的死,对九铃儿的打击还是相当大的。两人的友情开始于科瑞尼亚的草原上,是生死之交。九铃儿对自己认识的第一个卡拉德人,有着太深的记忆和感情。 九铃儿伤得很重。刀伤还好一些,但那拦腰一棒伤得他不轻,他根本就不能站立,只能躺着。 九铃儿想起来他和法提斯的约定,慢慢地对提扎说道:“老伯,我和小法说好的,谁先死,另外一个就把他埋在科瑞尼亚山上。我现在不能起来,你能帮我做这件事吗?” 提扎苦笑一下,道:“此去科瑞尼亚,路途遥远。天气越来越热,遗体保存不了那么久。还是先埋在这里,等以后有了空闲,再来把小法的坟迁过去吧。” 九铃儿伤重,部队的大小事情就全权委托羽誓处理。现在,熟悉军政要务的,也就羽誓一个人了。其他的部下不是过去身份太低就是马帮马贼黑帮出身,都是门外汉。羽誓顿时忙得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 第三天,部队回到厄毗诺萨城外驻扎。九铃儿的部队只剩下三千多一点人马。库吉特部落和白鹭部落的士兵折损较少,加在一起伤亡三百多人而已。马凯布纳察罕人的三千四百多名俘虏被关押在大营内,等待处理。 第四天,羽誓带上一部分缴获的战利品,去亲拜见督军赤欧仇乞。赤欧仇乞伤得很重,正准备回老家养伤。他愁眉不展,非常沮丧。他在自己的辖区被色布刺打的狼狈不堪,连连丢城。最后自己培养多年的精锐骑兵部队在白树谷还被全歼。以他的家族势力,这点倒不至于被砍头什么,但这个督军是做不下去了,还得花大量钱财去打通各方关系。就在他心事重重的时候,羽誓来了。 听到羽誓的详细禀报,赤欧仇乞立即忧愁尽去,兴奋地连声叫好。羽誓讲的话让他高兴得恨不能从病床上跳起来以示祝贺。 羽誓说仗是打胜了,但都是在督军大人的统一指挥下获胜的。尤其是督军大人亲自率部在白树谷诱敌,差一点命丧白树谷,督军大人居功至伟。正因为督军大人在白树谷拖住了提提脱儿的主力,九铃儿部才得以趁机夜袭恒岭,堵住了提提脱儿的归路。然后在督军大人的指挥下,我卡拉德大军在恒岭全歼提提脱儿八千大军,斩杀提提脱儿及其部下多人。督军大人战功卓着。说完立即拿出早已写好的报捷文书呈送给赤欧仇乞过目。 赤欧仇乞心花怒放,身上的伤痛都忘了。他没有想到这个野人九铃儿竟然这么乖巧伶俐,在自己的辖区内,他举手之间就把这么大的战功让给了自己,还给自己送来了大量的战利品。一个年轻军官能够做到这个样子,前途无量。 赤欧仇乞高兴之后默默地想道,他这么不遗余力,慷慨大方的帮助自己,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呢?九铃儿已经是科瑞尼亚要塞的首席联队指挥官了,再往上升职仅靠军功是不行的,他是不是希望自己在这个事情上帮帮忙呢?随即他想到了安普雷拉地区的防务问题。自己的主力骑兵已经全军覆没,剩下的三千步兵是当初各城镇拉来支援的护城兵,他们马上要返回各自的驻地。自己伤重马上要回安普雷拉疗养,边境现在一没有主将二没有军队,边境几个小镇的防务形同虚设,要想重新把边境几小镇恢复到过去的样子,必须要有重兵坐镇。 现在九铃儿受伤不能领军,部队刚刚经历大战,也必须休整,不如让他们暂时驻扎下来,由九铃儿暂时代理督军的职权,不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吗?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羽誓,希望他能代表九铃儿答应下来。至于卢泽斯市政管那边,他自会派人去说明原委。 羽誓立即答应下来。赤欧仇乞这个主意也没有什么私心,纯粹是出于现实考虑。边境的小镇居民都逃离了家园,如果没有重兵驻防,谁敢回来?大家都不回来,边境几个小镇怎么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羽誓接着提到纳察罕俘虏的处理问题。 赤欧仇乞笑着说道:“我走之后,督军府的大小事情都有小萌货处理。这个俘虏的事不必问我,一并由他处理。另外,回去告诉九铃儿,他的心意我领了,日后我自有酬谢,替我谢谢他了。” 赤欧仇乞大悲大喜,心情极度愉快。第三天,他带着大量的财物以及三千步兵回安普雷拉交接一番,就回老家养伤去了。 到了老家,赤欧仇乞向各方报捷,还亲自写了一份文书命令快骑送到京都。席隆尼亚和俄尼拉督察府接到赤欧仇乞的文书之后,纷纷上书报喜。 帝都接到边境报捷,东土战事已经彻底平定的消息之后,很是高兴了一番。宫廷各方势力在这件事情的态度上倒是异乎寻常的统一,认为应该重重嘉奖。关于库赛特汗国穆勒剋和卡拉德官员互相勾结一事虽然在帝都盛传了一阵子,但因为库赛特大军已经战败撤回草原,尼尔育和廖福斯安又分别辞官,这个传言已经没有什么实质性意义,随即烟消云散。 新任俄尼拉督察人选和安普雷拉督察人选大家争执一番以后,各有定夺。 帝国议会上,慢慢安静下来, 这个时候,帝国大元帅彭同提议,升科瑞尼亚要塞边军首席联队指挥官九铃儿为安普雷拉地区督军,以监护安普雷拉骑马部落。 赤欧仇乞是帝国大元帅彭同一系的人,他在给彭同的书信中着重提到了九铃儿,认为此子虽然出身低贱,但武功高强,谋略出众,可堪大用。虽然因军功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已经迁升到首席联队指挥官一职,但在剿灭纳察罕叛乱之战中,再立大功,论功行赏,完全迁其为督军。 彭同想拉拢九铃儿,而且一个边境地区的督军在他的眼里,还不如自己府上的一个事务官,做做顺水人情也未尝不可。 议员们一听立即反对,大家吵成一团,无非就是出身低贱,不是贵族子弟,兴许是哪个偷牛贼的儿子等等,全然忘记了人家的战功。 议员们激烈反对群情激奋,话说道后面越来越难听!这时站在女皇身边的宦官乍然慕斯就不高兴了。出身低贱,我不也是出身低贱。你们这些人到底是骂我,还是骂那个从库赛特族逃回来的奴隶?他就在女皇耳边嘀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