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章 离匣斗牛寒 (第1/2页)
炼气有成,谢简再观袖里青蛇剑意,竟然再次看到当年吕祖练剑之景。 虽然若隐若现,只有一团模模糊糊的虚影,完全不能与当初在吕祖观中所看到的那一剑相比。 但这种传剑方式,却比他自己钻研参悟,强上不知凡几。 不仅有影像,还有声音。 “离匣斗牛寒,到手风云助,插腰肝胆破,出袖鬼神伏……” 谢简默默念诵。 这是他从青蛇剑意中,“看”到吕祖练剑时,所念诵的剑诀。 这是“炼剑”之境的诀窍。 以身为匣,以气为剑,以身养气,以匣养剑。 这就是袖里青蛇剑意中的“炼剑”之法。 既是炼身,也是炼气,更是炼剑、养剑。 炼身、炼气且不说。 炼剑,是炼的无形剑。 养剑,养的是有形剑。 他现在面临的抉择,就是到底要炼无形之剑,还是养有形之剑。 前者是要将一身真气化为剑气,凝炼出一把无形之剑。 后者与寻常修行之法并无太大差别,炼精化气,真气反哺,将自身炼成养剑的宝匣,可以洗炼有形之剑。 前者人剑合一,人与剑无分无别,随心所欲。 但是极难入门,而且即便入门,无形之物毕竟比不得有形之物,初时断然无法与有形之剑相比。 不过其上限又是受限于材质的有形之剑无法比拟的。 谢简思来想去,还是倾向于养剑。 因为养剑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他得到更强大的实力。 而且炼剑需要他将食炁法所得的真气,尽数转化为剑气,用以凝炼无形之剑。 等于离了剑,他什么也没有。 除非他坚定了要走唯剑唯极的道路。 舍剑之外,再无他物。 否则这条路,他恐怕很难走得远。 养剑却不需要考虑太多。 虽然心中已有倾向,但谢简心中仍有些不甘。 难道当真没有两全的法子? 养剑是条捷径。 就算是凡铁,也有可能养成一把绝世宝剑。 只不过,谢简实在是想见识见识那无形之剑…… 不对! 谢简忽然一惊:我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贪心,这么痴迷于剑? 若说他是无欲无求,那太抬举他。 但他对待欲望的态度向来都是躺平的。 能满足就满足,不能满足也不会太放在心上。 现在他怎么变得这么贪…… 难道是因为以前不曾拥有太多,而现在坐拥宝山,反而变得难舍难弃了? 谢简虽然才刚刚开始修行,没什么经验,但他直觉感到,这种心态不太好。 说起来玄,但换句平常人说的平常话就很好理解:认真,你就输了。 事实上这两者能得其一,都已经是幸运。 何必奢求尽善尽美? 剑,只是护身护道之法。 若是连自己都护不了,何谈日后? 连吕祖都只是养剑为己用,否则又哪来袖里青蛇? 他又凭什么认为自己能超过吕祖? 如果真有那一天,这有形无形之剑,对他来说还有区别吗? 吕祖成道之后,将袖里青蛇留弃人间,也许正是因为他已经堪破了有形无形之别,超脱了桎梏。 想通了这点,谢简仿佛去了心头一块大石,浑身为之一松。 体内真气更加运转无碍,一遍又一遍地冲刷着阻滞的经脉xue窍。 炼精化气,不过是气海境的门槛。 想要真正与“气海”二字名符其实,还需以真气贯通百脉诸xue,汇聚丹田。 所谓百川归海,这才是“气海”二字的由来。 出乎他的意料。 按照燕东方的说法,常人要贯通百脉,达到百川归海的境界,势必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水磨功夫。 十数年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