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第2/2页)
短、相得益彰。 思想学习以班、排、连为单位轮替进行。 每月,全连所有班级进行一次优秀评比。 每季度,全连所有排进行一次优秀评比。 优秀班长、排长要向全连交流心得体会。 他将自己的练兵方案告诉了副连长、指导员、副指导员,征求大家的意见。 大家十分认可,还一起丰富起了这一方案。 方案完善后,便在全连开展起来。 一个争做优秀个人,争评一流班、排,创建一流连队的训练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了起来。 活动好开展,但要长期坚持下去,并非易事。 每当大家松懈下来的时候,朱志远和指导员便发掘连里真实感人的先进事迹,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让大家的训练热情始终保持着高涨。 半年之后,训练方案已经内化成了战士们血rou的一部分。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在两年一度的全集团军大比武中,朱志远所带连队发挥出色,重装越野第一,射击投掷第一,翻越攀爬第一,即便是野战救护也很出色。 最终,连队以总分第一的成绩受到了军长、督军的高度表扬。 朱志远连队的训练方案受到了军参谋长的高度重视,把他们的训练方案进一步充实、完善后,在整个集团军全面推广开来。 朱志远再次荣获个人二等功一次,并到全集团军各部队巡回报告。 一时之间,朱志远成为了全集团军的名人。 为此,军报还对朱志远进行了专门采访。 军报报道他的事迹后,全军都知道有朱志远这号人物。 一年之后,朱志远被提拔为了营长,但离他的旅长梦依然还是很遥远。 朱志远当营长不久,他和李丹璐的恋爱也成熟了。 那年的八月份,他们举行了婚礼。 家就安在李丹璐所在的县城里。 趁着半个月的婚假,朱志远带着李丹璐回了趟云川县。 父母在云川县城又为他们补办了一回婚礼。 这是李丹璐第一次领略塞外风光。 没有见到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景象,看到的是连绵不绝的青山、浑黄厚重的流沙河、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庄稼、热情好客的各族同胞。 谈恋爱时,李丹璐天真地问过朱志远一些可爱的问题,比如“你们那儿的人都住毡房吗?” “都骑马上学吗?” “光吃rou,不吃菜,肚子会舒服吗”…… 朱志远有时会给她耐心讲解,有时也会骗骗她。 比如,“我们那儿的人喝酒,用的可不是酒盅,而是酒瓢。男人们一瓢一瓢舀着喝。” 作为医生的李丹璐有些不解:难道酒精对你们那里人的神经不起作用吗? 应该去研究研究。” 婚后生活是幸福的。 两年后,他俩的婚姻有了结晶——他们的宝贝女儿出生了。 朱志远给女儿取了个寓义深刻的名字——朱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