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前凉篇终 (第1/2页)
397年,段业建立北凉,改元神玺。 敦煌城。 尹蔚站在书房外,已是夜半,房内依然烛火通明,本想进去劝慰几句,可是这么多年来,他总是夜不能寐,必要看着画像才能稍微迷瞪会儿。 此刻他多半已经举起画轴,细细描绘。 她抬头看了眼北边,那里有一间库房,全是辛氏阿姐的物件和画像,旁人根本不能靠近,只怕进去也是白劝。 二十年了,她曾经的青梅竹马,后来的夫婿——马正元,脑海里的面目早已模糊不清,可他还守着画像,几十年如一日。 从未见过如此情深之人。 宋繇匆匆从外室跑来,见她站在院前,先是一愣,随后拱手道:“见过尹氏阿姐。” “嗯。” 宋繇来了,她不必再cao这闲心,转头离去。踏出院门时,还是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书房里两人的身影。 她嫁进来这么多年,虽说与李暠有名无实,可连宋繇也不愿唤她一声“嫂嫂”。 想起多年前辛氏阿姐的脸庞,摇了摇头,想这些无用的做甚,她做好该做的事便成。 书房内,宋繇激动道:“阿兄,探听到了,索嗣去了段业麾下。” “你又想做什么?” “段业与我写了招揽书,想让我去骆驼城,任散骑常侍。” 李暠深深地看着他:“繇儿,这是你想要的吗?” “阿兄,你忍了这么多年,已经够了,嫂嫂……” “繇儿,你嫂嫂最大的心愿,便是让敦煌永世太平,让莫高窟可以延续,如今孟敏已殁,我接替他成为敦煌太守,便是成了她的心愿,我守好敦煌,你做你想做的便可,不必一直盯着索嗣。” 宋繇明白他的苦心,低着头承诺道:“阿兄,我从小苦读,想做的就是光耀宋家,如今段业也是机会。” “那你记住,你去段业身边,就是为了宋家,为了你自己,切不可卷入党争,更不可因为索嗣绊住你的前程。” 他抬起头问道:“阿兄,为了宋家,我会做好我的事,可是你呢?若不是索嗣,你会煎熬这么多年?你做好你的事了吗?这么多年,你为何还留着索嗣?” “辛家父母故去,乐僔和尚和法良禅师也相继仙逝,辛景兄弟俩都去了江左,敦煌城里可还有人记得她?索嗣若是死了,又少了一人。害死你嫂嫂的愧疚折磨了他这么多年,他身体已经被折磨空了,再去找段业也不过是垂死挣扎,不急着这一会儿。” “阿兄——” “段业既然招揽你,便是看中了你的才学,你去好好为官帮扶百姓,实现胸中大志便可。” 宋繇说不服他,只能一甩袖,先不管了。 等宋繇离去,他低头看着手中的画像,失落问道:“艾娘,我到底等到何时才能再见你?” 两年后,骆驼城。 索嗣最近时常觉得腿疼,是小时候摔断的那处,疼起来时走路都不利索,瘸腿之像越发明显,烦心得门都不愿出。 在屋子里久躺有些精神不济,恍惚之中,腿上的刺痛又让他想起过去在敦煌城的时日。 他对辛氏的感情很复杂。 刚摔断腿时确实十分憎恨,恨不得她惨死,为此付出代价。可是跟着她一些时日之后发现,她虽然为人霸道蛮横,看她救人时,那种满怀希望的眼神,像是乌云笼罩的天空,被阳光撕开一个口子,短暂光辉的洗礼让他觉得自己可以抛弃过去恩怨。 想娶她是有几分真心的,毕竟谁不想拥有一抹阳光呢? 他都说了愿意娶她,但是她怎么违背承诺,又应了别人呢? 她若有欢喜之人,他也不是不能成全,可那人为何偏偏是李暠?敦煌城他唯一动不了的人。 她就这么不愿嫁他?找个比他厉害的死死压着他?可她也不是真的欢喜李暠呀? 他搞出那么多事,也无非想让她回心转意。 那次,他本是逃回敦煌避难的,只是偶然看见她。她变得越来越耀眼,已经是他快要够不着的神光,他只是想再试试看,把神光拉下来一点,看看能不能再照耀自己一次,哪成想真的害死她呢? 割裂桥墩,让她掉进河里,他在下游伺机英雄救美,然后她感动,与李暠和离,跟他回姑臧…… 后悔吗? 当然。 这些年总有人在他身边不经意提起过往,让他想起辛氏,心中的缺憾越来越大。 真想回敦煌城再看看! 他坐在榻上假寐琢磨,李暠成了敦煌太守,这么多年他都没发现是他害死了辛氏,想起来辛氏也真够笨的,怎么看上这么个傻子? 他不能暴露害死辛氏的事,但是怎么才能光明正大的回去呢? 翻来覆去左思右想,心中闪现一计。 第二日朝会上,索嗣忍着不适出门,找准机会向段业进言:“臣怀疑敦煌太守李暠有不臣之心。” 段业被这突如其来的一议说得一愣:“卿何出此言?” “陇西李氏势力庞大,李暠威望日盛,任敦煌太守这两年来,号召乱民定居敦煌,又大肆发展农桑,怕是在偷偷招兵买马,有不臣之心。” “当真如此?” “臣有话要说。” “宋卿,你且说说。” 下首回话者正是宋繇。 “李暠并非号召乱民,而是希望背井离乡的百姓重回敦煌,那里本就是他们的家,回家何错之有?农桑乃是万民之本,无粮无田百姓们又吃什么?他无非是想敦煌城的百姓可以安居乐业,免受战乱之苦。” 索嗣讥笑道:“你是李暠同胞亲弟,自然替他说话,如此看来,你是否也有不臣之心?” 宋繇诧异的看着他,摇头道:“欲加之罪,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