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篇1 (第2/2页)
怎么办? 一下过了好几百年,这辈子定是见不到了。 “你的过所可还在?” “过所?” 过所就跟前凉时期的名刺一样,是用来通关的证明,她跟着李暠去陇西的时候用过,唐朝的过所她哪里会有?辛艾只好无奈的摇头,“大约是掉河里的时候被水冲掉了吧。” “这就不好办了。”崔翁上下打量着她,考量这事是否应该帮忙。 辛艾心想,何止是不好办,在敦煌她还有“身份”,现在……根本没有她这个人! 驴车速度缓慢,好在进长安的路比敦煌的戈壁滩平整多了,果然如崔翁所说,不到傍晚就见到了巍峨的长安城。 辛艾抬头看着高处的金光门几个字,感觉跟做梦一般,再看看城门前排队等待守城士兵查验过所的队伍,又觉得被现实打回了原形。 她小心翼翼地跟在崔勇身后:“崔翁,我的过所遗失要怎么办?” 崔勇回头看了她一眼,都已经到了长安城,他眼神突然有些难辨:“别说话就行。” 队伍行进很快,眨眼就轮到他们。 辛艾跟在崔勇身后,静静地听他和士兵交涉。 “这位小娘子的过所呢?”士兵查验了崔勇的之后问道。 “军爷,她来的途中不小心掉河里,过所遗失了。” “那先关起来,待验明身份再说。” 辛艾心里一慌,这一来就要被关进大狱了?虽说没有见过唐朝牢房,可她对吃牢饭也真没有什么好奇心啊!再说这无亲无故的没人管,她死在里面的可能性极高,于是赶紧抓住崔勇的袖子,她可不想这么不明不白的死啊!
哪知崔勇拍开了她的手,根本没看她一眼。 辛艾差点绝望的时候,才注意到崔勇不慌不忙从袖袋里掏了掏,拿出一封文书和类似信物的东西,递给守门士兵查验了一番道:“小娘子是沙州人士,乃河东节度使辛云京辛大人的亲眷,随我来送信的,我可替她做保,待法曹查明身份再补发行牒便可。” “沙州?那可够远的。”听他如此说,士兵居然没有再多问,从一旁拿了份文书出来让她写上自己的住址并且签字,又让崔勇在上面画押做保,就放行了。 临走的时候才被叮嘱了一句:“行碟下来之前不可在城内随意乱走。” 辛艾连忙点头。 两人走到城里,辛艾才小声的问:“丢失过所的事情很常见?” 崔勇呲笑一声:“十年前你这样自然是进不来的。” 她恍然大悟,可见安史之乱对长安城的影响有多大。 偌大的长安城可谓壮观。 街道宽阔,坊市井然有序,各种不同种族职业的人在街上毫不顾忌走来逛去,更有大胆者在路边搂抱亲吻,旁人视若无睹。辛艾边走边感叹,现代也比不上这儿开放。 两人刚进城不久,就听到传来击鼓声,辛艾停下脚步想看看怎么回事,就被崔勇喊住:“锁城门宵禁了,快点走。” 辛艾赶忙点头,快步追上他。 从大路转进小巷,天色渐黑,街巷曲折,辛艾跟他后面不敢眨眼,就怕一个失神跟丢了。紧赶慢赶,终于赶上宵禁前到了崔家。 她也终于见识到,传说中的长安城究竟有多大。 累得气喘吁吁的站在崔翁家院子里,她缓缓打量。 这屋子明显是从主宅边角单独辟出来的一小间,仰头可见主宅屋檐制式巍峨大气,这小屋却十分简陋,和他穿着行头倒是相符。能替节度使送信的,必定是能耐之人,又为何过得如此潦倒? 这让她想不明白。 在院子里环顾一圈,何止潦倒,简直就是家徒四壁。不过自己似乎是更惨,崔翁好歹有个容身之所,她除了这身衣服,什么都没有,现在寄人篱下,有片瓦遮身要知足。 崔翁家中人口简单,无妻无女,只有一个未及冠的小儿管家,名唤崔大,弱不禁风的样子,让人怀疑是不是能干得了什么活计。 崔大看见崔勇带着陌生人回来并不诧异,打量了辛艾几眼,自己该干嘛还干嘛。 崔勇安排她暂住在崔大房间,崔大先和他睡一个屋。 “早些歇息。”崔勇说完,替她关上房门就走了。 辛艾躺在陌生的床榻上翻来覆去,太不真实了!跟当年突然穿越到敦煌一样,像是另外一场梦。 不知道一觉醒来,梦会不会跟着醒?会不会回到敦煌?或是现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