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废后 上官遭难 (第2/3页)
来了。 上官仪自然知道,自己有今日,那是因为陈青兕的离开。 现在陈青兕在百济干出了那么大的事情,立了惊艳的军功,此番以封禅使的身份回朝,前途必然不可限量。 作为替代者,上官仪发现尽管给了他两年多的时间发展,他还是没有足够信心压陈青兕一筹。 拒绝陈青兕当任封禅使,劝说李治将陈青兕留在百济,上官仪在暗中出了好大的力。 只是李治召回陈青兕的心思决绝,他的各方努力都无任何效果…… 也因如此,上官仪那些日子一直心绪不定,在想如何巩固自己的势力,避免陈青兕再一次取代他的价值。 这等庙堂之事,上官仪向来不会跟上官庭芝说的,不想让他如此担忧。 “无妨,之前,为父确实为庙堂之事烦忧。现在一切都在为父掌控之中,我儿勿忧……” 他说这话的时候,突然放声大笑起来。 之前他一直担心,自己比不过陈青兕,毕竟陈青兕与李治之间,有着罕见的君臣相知的关系,陈青兕甚至得了隐相之名。 现在上官仪却不怕了,再亲,还能有自己亲? 连废后这等大事,陛下都与自己商议。 除了自己,满朝文武还有谁? 之前上官仪听李治抱怨,已经有了这个念头,只是兹事体大,上官仪不敢贸然行动,想先看看李治的态度。 于是,他咬着武皇后不放,将与武皇后亲近,参与当初废王立武较为活跃的人下手。 得到了李治的赞许,上官仪更加确信自己的想法,只是在等一个机会。 今日李治又寻他说话,言语中透着对于武皇后的不满。 上官仪知道机会来了,只要自己促成废后之事,区区陈青兕而已,又岂能撼动自己。 这一回到家中,上官仪立刻就起草了废后诏书。 上官庭芝见自己的父亲眉宇间的忧愁确实散尽也跟着高兴,问好过后,放心的离去了。 走出书房,上官庭芝回望了一眼,本因高兴的事情,没来由得一阵心慌。 第二日。 李治一如既往的批阅着奏章。 随着武皇后不断的接触奏章,李治也常给予指点。兼之武皇后自身又刻苦不倦,又有极高的政治天份,对于基本的事务已经能够做到游刃有余了。 武皇后的存在,确确实实的替李治分担了不少的压力。 但关键重要的奏疏,李治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 便如宰相们的奏章,这是武皇后没有资格过目的。 故而上官仪的《请废武皇后疏》直接出现在了御案上。 李治看着上官仪的《请废武皇后疏》,惊得手抖了一抖。 这什么情况? 废后? 李治可从来没有想过。 上官仪?这是何意? 李治脸色阴骘,低声吩咐了一句:“将上官相公的档案取来,莫要让人知道。” 皇帝要看臣子的档案,自然是简单的事情。 只是盏茶工夫,李治面前就摆着上官仪入仕以后的一切履历,看着履历上刺眼的工作经历,阴骘的眸子里充满了杀机。 “来人,将上官相公请来。” 李治的容貌本就偏向母亲,带着几分女向阴柔,此方寒着张脸,更是格外阴森可怖。 上官仪就在宫里当值,很快抵达了贞观殿。 在上官仪入殿的瞬间,李治恢复了以往的柔和,还请上官仪入座。 李治模棱两可的问道:“上官爱卿,你这奏疏?” 上官仪激昂道:“皇后专横,海内失望,应废黜以顺人心。” 李治想了想,说道:“如此,那就劳烦爱卿动笔。” 上官仪更是激动,叩首道:“臣不负陛下!” 他却不知,他这个头磕下去,李治在上方往下看,那目光就如看死人一样。 随着上官仪的退却,李治召来内侍,道:“将今日殿内发生的事情传出去,让皇后知晓。” 孟津港! 陈青兕大大的伸了一个懒腰。 因为归心似箭,他在与刘仁轨交接以后,拜别了依依不舍的李红清,踏上了水师战舰,从熊津港口直接横渡东海抵达登州。 为了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