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海征程之另一种起源_第三十八节 于基地覆灭的阴影之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八节 于基地覆灭的阴影之下 (第2/3页)

是不然。且不说相比于雷格多出的燃料补给能力,便是维修材料上,也要优秀太多了。众所周知的,雷格上并没有生产的能力——或许那台家用的晶体构建机可以从液晶桶中取得材料用来补给子弹之类的单兵装备,但面对载具,一旦周围没有可用的材料,便也只能挥舞着焊枪机械臂干瞪摄像头了不是?而对于MARV来说,材料可以通过精炼晶体原矿获得,而内置的构建机虽然尚且造不出整辆坦克,但制造些许大型备件还是没问题的。除此之外,格雷那纸糊一般的装甲实在是无法抵御哪怕仅仅一发捕食者的电磁主炮,战场生存能力差得可以。而换成MARV的话……就算不用来当掩体遮蔽友军,其存在本身便足以在大多数情况下逆转局势了呢。

    半个小时已然快要过去,班森布鲁克斯关掉了正在看着的小说,回到了指挥台前。他之前的半个小时里其实很闲,但也并不是什么都没做地干等着的。

    光棱坦克可以通过减缓光速来将相当多地光能聚集在降速棱镜中,并于之后的第一次攻击时释放出难以匹敌的力量。但是,这一点也同样有着相当大地缺点。释放的时候,是通过对降速棱镜的升温来破坏其中迟滞光线传播的玻爱凝聚态的。而这个过程,理论上只要足够快,是可以在完成需要的攻击强度后重新构建玻爱凝聚,将剩余的能量挽留在内的。

    但实际上,即便使用了密集地激光器阵列对棱镜内的金属原子气进行扰动,想要在微秒级的时间上进行cao作也已经几乎是极限了。通过更大功率地激光使其更快地升温不是不可能,但同时,光束区和非光束区之间过快地温度变化将可能导致棱镜因不均匀地膨胀而碎裂掉的。

    这还只是加热,更别说降温了,那可是依靠原子震动在两束相对光束间的相对速度差来完成的,越高的温度下原子震动越快,相对速度差便越大,降温也就越快;而在这种接近绝对零度的情况下……再大地功率也会被那近乎于无地原子运动速度消弭殆尽的吧……事实上每回离开玻爱凝聚态只需要用与棱镜内与金属原子气频率有些差异地激光照射上几微秒便可以了,而要想重新越过凝聚态临界,在调节至共振频率的激光器功率不变地情况下,则需要花废将近七十微秒左右。当光速由微观尺度跃升到宏观之后,哪怕依然只有真空光速的几十几百分之一,微秒级的延迟也已然注定了之前聚集到的光之能量如泼水般一去不回了。

    当然,人类的技术精度并不仅限于此,但是对于一辆坦克来说,实现基础物理实验室中的超精确cao作还是太过不可能了一点,哪怕只是比现有精度再增加一个数量级,整个武器系统都需要重新设计一遍了,到时候,恐怕除了原理,和现有的产品早已再无关系了吧?

    这一些细节,接受了物理突击培训,又全程参与了光棱坦克设计的班森自然是十分清楚的。但正如光棱炮原本的设计思路一样,班森想到了一个相当简单地方法,虽然,那有些治标不治本……

    光棱炮的降速棱镜在发射时如果能量过高,升温速度超过了冷却激光的降温极限,也是会受到一定损伤的,因此,预先制作一些备件用以替换是必须的。尽管有着专门的补给车辆,但若是在战场上,可是由不得补给车来回乱窜的呢。在这种情况下,自备一定数量的备件便是最好的选择,再加上是无人车辆,炮塔的后方其实还设计有一只专门用来替换备件的机械臂,用以从后备舱中取出备件安置到炮塔中。而班森提出的方法,便是将后备舱的上方也做成透明的。

    由于并没有更改车体结构,相较于最初的样车,这些量产型最大的不同便是在后备舱中布设了线路。降速棱镜备件在封装完成时本身就包括了棱镜外部包覆着的兼顾了保温与固定以及安装温控激光器阵列用的外壳组件,现在只要给这些组件通上电,使内置的激光冷却机能正常运作就可以了。由于在放入炮塔中之前并不需要像攻击时那么频繁地跨越凝聚态临界,这些备件有得是时间慢慢降低温度,因此激光阵列只需要以很低的功率运行就可以了,倒是也没有给引擎增加多少负担。

    如此,这个方案很顺利地被小老板采纳了,以至于现在,虽然没有解决控制已聚集能量输出的问题,却变相地将能够输出的棱镜数量翻了整整十倍。虽然没有聚光板的辅助,备件聚光相当慢,但半个小时下来,总还是比频繁攻击时的强了一些的。这让班森除了调整一下车体朝向以便让备件们晒到太阳外完全没有什么可瞎cao心地,能够在小说中悠闲地享受着这战地上难得地半个小时时光。

    至于另一边的布莱德基地之中,可就与悠闲完全挂不上边了呢。

    由于毒液机群地陨落,兄弟会失去了一个观察敌人的优良视角,同时损失的还有攻击窗口和对敌人战术重心的诱导。

    由于事出突然,依旧没有弄清楚毒液战机陨落的真相,即便是基地内剩余的几架战机也是不敢随意出动了的。

    当然,这并不会影响到指挥官获得敌方动向的情报。

    兄弟会在此地根植多年,山岭草莽……不,现在只能算是晶丛了。虽然经常会被四处侵蚀地绿晶所腐蚀,但晶丛中各种探测设备却是应有尽有,从未因为维护麻烦而疏漏哪怕一个小口。自然,如MARV这样庞大地身影是不可能逃过这些小眼睛的。

    在之前的攻击中,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明白,虽然发动攻击的只是几支攻击组中的其中之一,但仍然没有给敌人带来什么伤筋动骨地损失,仅有的伤痕也能够在很短地时间中愈合。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早就出现在广大科幻作品中的各种纳米技术不做他想。如此一来,那载具地战场生存能力将和原本想象中的天差地别,一些原本还有些乐观地人现在脸色也阴沉了下来。

    不过还好,敌人只是抗住了那次攻击,但并不是通过某种方法免疫掉了,这是本质的差别,只要激光有效,在对方到达基地之前便可以集合所有的激光武器将其击毁。这足以在这种绝对不利地环境下鼓动起些许士气了呢。只是,敌方的钢铁怪兽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