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节 最后的防卫线(下) (第2/2页)
好像远远不止数百米这么简单,目前已经清除完成的区域就有三公里多了,但不论哪边,都没有丝毫到头的迹象。而沟壑本身的弯曲使得二号机的探测无法到达一公里之外,这无疑更加减缓了震裂者清除发射器的效率。 在已经解除的力场中,显露出一条钢桥来。它正对着原本公路的方向,桥碑上记载着这座桥的设计方,施工方,建设时间,以及对于此时的联邦军来说最为重要的信息:设计承重一千二百吨。看着桥面上崭新的履带刮痕,显然敌人正是从此处输送兵力的。但联邦军却无法从这里通行。且不说这座建成仅仅数年的大桥桥体中极有可能被敌方的工程兵埋设了诡雷,就单说那一千二百吨的承重能力,通常的坦克甚至猛犸和神像这样的重型单位在降低了通行率后都是可以承受的;但作为绝对主力的MARV却是只能被留在这边了——即便是空重的两千吨,对于这座桥来说也绝对不能再用超载来描述了。 联邦军中,现有的临时架桥载具所应对的只是五十米以下的跨度,载重量更是只在二百吨以内,自然也是不可能在此使用的。“看起来无论如何今天是不可能再前进了啊……”明白了这一点的威尔斯上校只得下令队伍就此停止,准备在此过夜,同时,关于“找办法通过这条沟壑”的补充请求也经由班森传了回去。 既然无法继续前进,除了自己所在的机体还能继续精炼一下已经采掘到的资源,生产一些燃料什么的之外,便再无事宜了吧。 这样想着,威尔斯上校的目光转移到车体前方的光学传感器画面上。数公里之外,普里耶多尔的废弃城区在高倍观瞄设备中相当地清晰。镜头缓缓地移动着,扫视过城市的中心,屏幕上顿时露出一抹高耸的绿色——那是一座曾经的电视塔。没有任何包覆的塔身早已在那绿色的魔鬼诱_惑之下,与对方融为了一体;塔尖的避雷针也没有逃过晶化的命运,不论是空中的浮尘还是接地的线路,对晶体来说都是良好的传播途径。威尔斯上校在那塔上发现了一丝异样,拉近了镜头,却是一片片白花花的瓷。用作避雷针绝缘底座的瓷垫并没有被晶化多少,但是显然,绿色的饕餮们也不会和这碍眼地瓷座平安相处。它们化身亿万微小地颗粒,随着风的流动爬满了它的全身,从两端与晶体相连处开始沉积,向着中央覆盖了过来,就好似一张大口正在吞噬食物。 晶化的铁塔即使经过了这数十年的时光,外表变得丑陋而狰狞,但至少依旧挺立着,而周围那些建筑,则没这么好运了。晶体对于钢筋和水泥完全不同的侵蚀速度,使得楼体的承重结构遭到了极大地破坏,在一些侵蚀比较严重的承重段已经出现了垮塌现象。背风处尚未被晶尘刷上灰绿的墙面上,一条条裂痕状的晶丝攀爬着,就像一个半世纪前那簇被画笔定格在病房对面的常春藤。 如此远的距离上,城中的街道是很难被看见的,但仅看那些自高楼残骸间伸出的,跨越了将近十层窗户的晶柱便能想象得到,城中的公路断然是不似之前计划中那么好走的。很可能因为城市中金属的大量应用,晶矿肆虐地情况比起荒郊野外反倒更为严重也说不定。除了那条一直由敌人暗中维护的公路外,其他道路畅通的概率微乎其微。如果是这样的话,倒不如趁现在无事可做,重新规划一条绕城的路线来得好。 伸出去按通讯按钮的手还处在抬起的阶段,屏幕中的废弃城区的影像便突然开始扭曲起来。这样的现象在野外其实相当常见,靠近地表的空气因为阳光的加热而快速上升造成的空气密度差折光现象是每天都可以看到的。按说这种事情本不需要大惊小怪,但或许是这次扭曲的程度过于剧烈了吧,以至于威尔斯上校本能地从中察觉到了危机。 下一刻,那刚刚还仔细搜寻过的普里耶多尔废弃城区已经在扭曲中消弭殆尽,在那里出现,取代了逼真地废弃城区的存在显露了出来。 点点的红芒连成了一片越来越亮,伴随着车载智能系统疯狂地警报声,威尔斯上校歇斯底里地辨识着那些载具:“敌袭!光束炮车数百辆确认!!全军规避!线性队列!交叉掩护!自由射击!” 当松懈下来的士兵们听到那突如其来地吼声回望过去时,那里已经只剩下一个淹没在鲜红地光之洪流中的机影了。 · Ps1.于是在一时**的**之后,小蝶今天双更了呢喵…… Ps2.什么?乃看见星号了喵?嘛,正常,因为,人家本来打的就是星号的说喵…… · 2014.04.24.2103 ·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