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海征程之另一种起源_第五十节 安稳之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节 安稳之夜 (第1/2页)

    ·

    2014.05.24.1023

    ·

    长须鲸级自律型远洋综合移动采矿设施的数量如今已经增加到了三艘。

    这新的一艘长须鲸并非是由之前两艘的自体复制而来。由于公司缺乏合适地跨洋运输手段,将能够直接生产载具并将其投送到战区大陆的长须鲸的生产能力用于自体复制实在是莫大地浪费。而相较之下,蓝一区派恩岛采矿设施中的建造厂几乎完全空闲了下来,加上本来这座设施就是为了生产第一艘长须鲸而建立的,新的长须鲸由此建造便是自然而然的了。

    对于长须鲸的需求,尤莉丝莉茜自己也无法确定到底需要多少,但可以肯定的是,对建造能力的需求并不是仅仅个位数就可以满足的。因此在三号舰离港之时,建造机的生产并未停止——四号舰已经开始建造了。

    有了三艘长须鲸的支援,第二集团军第七特殊战验证部队的单位数量成为了增加最为迅速的一支。

    见到数量足够,尤莉丝莉茜干脆将手下的单位一分为三,除了班森·布鲁克斯所带领的名义上的第七特殊战验证部队之外,由更多的恐惧散播者和晶蜂平台组成的纯自律型杀戮部队已经向着联邦军划定作为佯攻的西线和中线战场直扑而去。联邦军的AI引擎虽然弱于兄弟会的,但仅仅是对载具和标志进行光学识别还是没有问题的,即便是杀戮模式之下,也是不用担心会认错作为友军的联邦军载具的。至于放纵自律兵器杀戮的人道方面的问题,则被尤莉丝莉茜完全抛到了脑后——这里可是红区腹地,在这里的除了联邦军自己之外,不是兄弟会成员就是那些可悲地变异人了吧,而不论是哪一个,都是不会被纳入联邦的“人权”保护之下的。

    班森的部队也并未停止扩大,在接收最新一批增援而来的光棱坦克和恐惧散播者的小队的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成员。

    并列双旋翼向内侧聚拢的气流产生了巨大的升力,三叶虫般扁平地身躯稳稳地悬浮于六千米的高空,方形炮管在高频嗡鸣中闪耀着蓝紫色地电芒,然后,伴随着空气的爆鸣,钨钢弹头的铝合金炮弹裹挟着透明地激波撕裂长空消失在天际。

    全电驱超重型机动炮击平台电磁骑士(Magrider)经过了三个星期的赶工测试之后,在尚未装备炮击雷达的情况下,以集群攻击阵列的形式参与了对东线的进攻。仓促的设计带来的是过于低劣地性能。未经针对性优化的引擎出力低下,充电过慢导致设计中的速射模式完全无法使用,未经可靠性测试的电磁主炮暂且只敢装载纯实心的动能弹药,为了防止被发现而躲在对方的能见范围之外导致己方的光学观测也效果堪忧……

    但终究还是成功了呢。

    即使攻击频率极为低下,即使射击精度严重偏差,但这些新单位毕竟发挥出了相当于捕食者坦克的攻击力,精度上的缺陷也被集群攻击所掩盖;至于射速上的劣势,本来每轮攻击之后就是需要转移规避的,在没有确保对敌方远程火力形成压制之前,那种只有在地面部署之后才能开启的速射功能并没有真正实现的可能。

    然而就算是这样,电磁骑士的出现依旧有着意义:在一些情况下,班森将不再需要向友军申请神像的炮击支援了;而补给方面,作为重型机体,展开了底部挂钩的电磁骑士的运载效能也远远高于载重量只有一吨的晶蜂——即使只是现在这种半成品般的电磁骑士也是一样的。

    一个多星期的建设,昔日隶属于兄弟会的布莱德基地已经彻底改头换面了。这样短的时间,想要建成原来那样庞大而复杂地防御工事自然是不可能的,但使用了模块化快拆设计的各种主要建筑却是很简单就安装到位了的。甚至在那具高大的兄弟会机甲残骸的旁边,一座崭新地联邦战地研究室已经耸立在了那里——虽然并不属于军队制式建筑的范畴,但因为科学家们经常需要深入包括红区在内的各种危险地带进行采集样本或是环境测试等活动,而进行这些活动的同时一般也都有着军队作为保护,因此同样模块化设计的移动研究室的数据也就干脆加入了军队的建造系统之中。

    基地建设得相当顺利,攻守互补地数道防御线上大量地设施开始投入运转,使得基地已经足以抵御相当程度地攻击了。随着防御任务的转移,之前留在基地的大批防御型光棱坦克便空闲了下来。在确认了对基地防御中己方分配到的部分的完全移交之后,这些已经躲在围墙后面充当了一个多星期光束炮台的防御型光棱坦克们纷纷降下了那座远比攻击型厚重得多的圆锥平台形炮塔,聚集到了基地刚刚换装上的由音波栅栏构筑的大门之前。不久,十数辆外形相对低调地装甲车从基地深处开了出来,与之同行的还有一些补给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