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线性回归 (第1/2页)
“很好,不错!” 武永华拿起我写的答案,看了看后说道: “你和龙伟不用听了,你们到那边自己研究一下桌子上的机器人,这本机器人编程先给你们看。等下把程序写出来后烧录进去,看看效果。” “好!” 我们两个应了一声之后便拿着书来到了另外一块桌子旁。 桌子上有四五个机器人,在桌子的另外一侧整齐排放着五台电脑。 “那边的电脑你们随便用,密码是,JQRXD@2015。” 武永华一边关注着剩下的几人的学习,一边用余光注视着两人。 我对照着书本打开了RM,根据上面的步骤把自己的代码敲了进去,并烧录到了机器人里。 颜龙伟看着我的cao作,也把自己的代码写入了进去。 接着我们两个来到了测试台,武永华笑了笑示意大家看到我们这边。 颜龙伟首先把机器人放到了起点处,没有任何意外,机器人按照他设定的程序开始沿着轨道行动起来。 前进,停止,前进,停止。 他的机器人在每个路口都会停下来进行黑线的识别,然后判断左转右转,最后完美的回到了起点。 “明白了吗?”武永华满脸笑意的看着我。 这一刻我才猛然发现,我疏忽了一个问题,这是机器人,不是终端,也不是电脑。数据的传输过程中会有比较大的时延。 这个知识在我学习人工智能的初期确确实实是有考虑到,可随着硬件的发展和算法的进步,这部分时间延迟几乎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 可现在不是在几十年后,不出我所料的,机器人启动后,在识别到第一条黑线的时候,并没有立刻转弯,而是前进了一段距离后就开始四处乱串了。 我不好意思的捂住了眼睛,丢脸丢大发了。 武永华指了指编程书,过来把地上到处乱串的机器人捡给了我,拍了拍我的肩膀道: “还是得好好看看书,不是会编程就可以了,机器人虽然也有编程,但是实际上还是不太一样的。” 我没敢说话,毕竟这次确实是我错了。不过我还是有办法解决机器人卡顿的问题的。 算法在几年前的就有公布了,也比较简单,叫线性回归算法,又叫做PID,根据摄像头识别到的黑线进行寻迹和判断,在识别到路口黑线的时候,会减速拐弯。 这种算法是根据摄像头收集到的黑线数据不停的调整机器人行进的角度,以防止机器人偏离轨道。 一边想着,我一边对照着书上的编程规范开始打了起来,速度比较慢,毕竟我并非所谓的天才,刚接触到一种新的产品语言规范,我也得慢慢学习。 武老师皱了皱眉头,过来看着我修改代码,他琢磨了一会,也大概意识到了我在写的是什么。 “线性回归啊!这个虽然理论上很简单,但是写成代码就有点难度了。” 武永华自己也了解这种算法,甚至说高二,高三有参加过比赛的人也都了解。 因为这个算法在比赛中是经常用到的,后面他也会讲,当这个程序写完的时候,剩下的只是调数据而已。 “不错,不过今天已经快要上课了,数据明天再调吧!另外,这边这些书自己多花点时间看看。” 武永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