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古祝由科 (第1/2页)
如此情景,相信任何父母遭遇后都会心如刀绞。 康木昂知晓错不在孩子。 民间有不少类似情况,原因并不固定。 大多数是被老祖辈附了身。 因为幼童的灵火最为微弱,附身难度最低。 所以民间中邪的传言里,有很大比例是小孩子。 只有随着年龄的增长,阴阳眼彻底闭合,护灵灯逐渐发亮的此消彼长下,才不会轻易中邪。 当然,被老祖辈附了身不会带来多少实质性的伤害。 但时间久了,对孩子的健康和父母的精神都是打击和折磨。 原因无外乎后代子孙不孝顺,没让祖辈安安稳稳的闭眼,或是在地府缺钱少衣过得不安生,所以会想尽办法给后代子孙托梦,托给成年人倒没什么,总托给孩子的话,三魂七魄必然不稳,会有一些极其诡异的表现。 也有个别例子,暂且不表。 “嫂子,让我来吧。” 康木昂蹲在李豆苗的身前,拔下她的两个下眼皮,发现隐有灰黑萦绕。 “不对吧领导?之前你不是说孩子会破口大骂么?今晚为啥只张口不出声了?还是来信里边记错了?” 李冬至哪敢撒谎,抬手发誓道:“老哥我是不靠谱的人?事关我闺女,半个字我也没记差啊,那夜豆苗确实站在我三姐床骂了好一阵!” “现在孩子半点声音发不出,我这个当爹的倒是宁愿被骂,至少证明孩子的嗓子没病啊,这要是哑了可咋整.....” 可怜父母心。 在外边人五人六的李冬至,已没有奉省大员的威风,恨不得把痛苦都转接到自己身上,也不愿孩子受丁点苦。 康木昂赶紧展露往常那种憨厚略带点傻了吧唧的微笑,示意稍安勿躁,遂平视着李豆苗的双眼。 “侄女儿,你爹跟康叔说过,说你唱歌特好听,要不给康叔来一个?” 没有回答。 李豆苗冷眼相向,嘴巴频繁开合配着肢体语言,显然是在咒骂着什么,只不过依旧发不出声音来。 见此情形,康木昂也就不再试探。 起咒掐诀,右手结剑指由下至上,反拖在她的眉心灵火处。 此刻她的灵火已经微弱的很,必须拖一把火烧旺起来。 李豆苗猛然一颤。 随着灵火越来越盛,颤抖的频率就越快。 “闺女....” “嫂子别动!” 老李媳妇儿已哭成泪人,她见闺女这般痛苦,母亲的本能让她想上前阻拦,但平日里素来笑呵呵的康木昂却面色郑重,沉声喝止。 身旁的老李更是紧咬牙关,一把将媳妇拉入怀中不让她去插手,只不过握紧双拳的他,手指甲早已刺入掌中。 康木昂的呼吸绵长沉稳,紧紧盯着李豆苗眉心的灵火。 剑指顺着她鼻梁向下划去,直至心口。 凌空画符,变咒变诀。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河沙罪业悉根除,岁岁常行无上道。” “仙师妙有玄尊境,请福延生证宝诰....” 在老李夫妇看来,康木昂只是在女儿面前瞎比划嘟囔着,跟江湖骗子似的。 他们并不清楚,此法乃道门秘法。 祝由术。 此法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期,乃炎黄老祖宗留下最珍贵的瑰宝之一。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一》:“上古神医,以菅为席,以刍为狗。人有疾求医,但北面而咒,十言即愈。古祝由科,此其由也。” 《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黄帝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 不止能驱邪镇魂,更能医治病灶,用途极广。 简而言之,是用施法者的‘气’来窜通对象的经脉。 听着很玄之又玄,要做到也确实非常困难,对施法者的要求极高。 首先要心正无邪,功德高尚,不昧良心,不欺天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