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现实中的教堂 (第2/2页)
这招他十四五就学会了,安少杰到现在都没练熟,每次都傻乎乎举着给别人看半天。 牧师顿时僵住,表情闪过一丝不自然。 陆志压根没仔细看他,反而是饶有兴致的打量教堂内部布局。 “我接到举报,说这边收容流浪汉?有没有这回事?” “流浪汉?”牧师一脸迷茫,这也能被举报? “这....教堂早上有免费的牛奶面包,可...晚上一般不会收容流浪汉。” “警官,如果晚上真的有流浪汉敲门的话,我也不能任由他在外面过一夜,也是会带进来安排他吃饭休息的。” “这我知道,我的意思是看看收容记录,有没有及时上报给辖区派出所。” 陆志假装不耐烦,摆摆手,一副老练熟稔的样子。 对方秒懂意思,快步去拿‘收容记录’。 就不得不来呗,有警必出。 等到牧师上楼后,赵文杰眼睛亮的像个小灯泡。 他是万万没想到,陆志找的借口居然是‘收容流浪汉’。 这少年,简直是天生的...条子! 这借口绝了啊! 救助流浪汉违法吗? 不,当然不违法,而且还是善良之举,需要得到赞赏和宣扬。
但是! 救助和收容,有相似的地方,却不是一个意思。 流浪汉大多没身份,没亲戚,没朋友,没有社会关系。 说句不好听的,死了、残了、拉出去活埋了被虐待了,甚至是送到黑煤窑都没人知道。 所以,收容流浪汉可以,但需要时刻报备。 以前流浪汉多,现在条件越来越好,社会福利也完善,基本没有了。 教堂也是有不少活要干的,流浪汉大多心智不全,很容易被忽悠着留下,然后当个免费苦力。 短市只是个小城市,教堂没啥活,一般都是义工来。 理论上,短市教堂不会黑心的用流浪汉当苦力。 但规矩就是规矩,这是基督教进入夏国后,必须要遵守的规矩。 没过多久,牧师再度回来了,连同一起来的还有教堂所有工作人员。 陆志看了一眼,基本和档案册上的人数相符合。 有人员变动,但总人数是不少的。 “杰哥你和神父....神父去四处转转看看。” 没反应?没阻止我改口说是牧师?他还真是神父? 陆志在心里记下这一点。 十数分钟后... 两人两手空空来,临走一人一个塑料袋。 别误会,塑料袋里是炒熟的花生、苹果啥的,教堂每次做礼拜、做活动都会发。 平安夜更是只要来唱唱诗就发。 (我年年吃,站岗站半宿,炒花生吃到口渴的要命,贼拉香,嚼得我太阳xue突突的。) 回去的路上,陆志开车,赵文杰边磕花生边说道。 “咱们刚表明身份时,这个神父明显有些慌乱,有事儿。” “后来我跟他聊了一路,察觉到这人应该有暴力倾向。” 说到这,赵文杰不再说了,陆志接过话头。 “具体也不能妄下定论,别回头冤枉人。” “对了,教堂内部有啥猫腻吗,地窖?暗道?暗门?” 赵文杰想了想,摇头。 “没有,只有一个碎成一地的东西,看起来好像是个神像。” “然后就是有个人,好像是来忏悔的,我看过身份证,附近的居民。” “按照时间上分析,咱们进来的时候,他基本已经忏悔完了,所以神父出来的才会晚一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