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数学界的争议(感谢大佬暖阳1314的白银盟) (第2/2页)
甚至在今年的论文中,也算是出彩了。毕竟乔泽还是提出了些新的数学工具,干货还是挺多的。 但让《数学年刊》放官网上为这篇论文专门宣传半个月,就让许多数学家觉得无法理解。 没达到那个程度知道吗? 如果乔泽这篇论文都有资格被《数学年刊》官网提前预热宣传大半个月,不往年了,今年起码就有七到八篇论文也值得这样推广。 所以凭啥要推这篇,而不是其他数学名宿的? 数学家不爽了,是真会较真的。 不止是脸书上直接抨击,这段时间《数学年刊》官方邮箱跟洛特·杜根的私人邮箱也收到了许多质疑。 其实洛特·杜根本人是不太在乎这些的。 给的回应也很统一。 “请各位质疑之前,注意一下作者的年纪,乔才十八岁!是的,如果你们十八岁的论文能写出这种水平,我也不介意利用手中的权力,来为你们争取到《数学年刊》提前宣传的地位。需要我提醒你们为什么菲尔兹奖的年龄要限制在40岁以内吗?” 毫无意外的,洛特·杜根的这封公式化回应邮件,直接被贴到了脸书上。 然后又引来了一波口诛笔伐。 总结起来就是三个字“不专业”! 很多人是懂洛特·杜根那种心思的,也是懂一个十八岁的孩子能发出这种论文代表了多高的赋。 但不代表大家能接受这个解释。 搞学术就搞学术。 你们普林斯顿想挖人,想讨好一个未来的数学才,凭啥消耗《数学年刊》的专业度来做宣传? 乔泽如果以后要是写出值得提前宣传的论文,大家自然没意见。 但这篇论文就是没达到公认的宣传标准,这跟主要作者年纪有个屁的关系啊! 这种看法显然也不能不对。 可在洛特·杜根眼里这帮人就是酸。他才懒得理会。 不过《数学年刊》毕竟不是洛特·杜根的,他只是个主编而已。 所以许多人直接开始往上投诉,这下连普林斯顿大学跟旁边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邮箱都沦陷了。
洛特·杜根的确属于老资格,但资历老的数学家也不止他一个。 更别提洛特·杜根本就稍显偏激的行事作风,让他的朋友跟敌人几乎一样多。 总之在大家欢度国庆的时候,世界数学界也为了乔泽这篇论文吵成了一团。 这个消息乔泽也是知道的。 虽然他很少会去外网,但洛特·杜根毕竟经常跟他保持着邮件联系。 这老头也曾在乔泽面前抱怨过。 甚至在邮件里挟恩图报。 “哦,乔,你看到了吗?我为了支持你,正在跟全世界为敌!这真是一件非常非常可怕的事情!所以你真的狠心到完全不考虑来普林斯顿跟我一起研究那个美妙的课题吗?相信我,只要你来一次,就会发现这里是你的圣地。” 换了个人大概会被这番表述刺激到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好在乔泽脑子里并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思路跟想法。 事实上再某些方面乔泽一直单纯到可怕,就好像他的文件夹里如果写着学习资料,那就一定是学习资料。即便点开都是视频,那依然是学习资料。 对于这个事情陈艺文最有发言权。 因为他是真的通过某种方式百分之百确定了,乔泽长这么多,甚至连一部岛国特产都没看过。 能让许多男生会心一笑的sao话,给乔泽听只能换来他困惑的眼神。 那眼神也好像是再问“你该不是有什么大病吧?”。 为此陈艺文还专门再心底同情了苏沐橙三秒钟。以为他觉得未来这两人真的要结婚了,苏沐橙想要教会乔泽一些东西,可能会很难为情。 所以乔泽还是一如既往的回绝了洛特·杜根的邀请,具体就是在简单聊了几个数学问题后,在邮件最后加了一句话。 “洛特,谢谢你的支持,但我不想去。不过新的课题已经完成,我已经通过《数学年刊》的投稿系统将新论文上传。希望我这篇论文能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只不过乔泽写完这封邮件并点击发送后已经是下午两点,可恶的时差让对面的老头睡得正香。 …… 美国,普林斯顿镇。 镇十月的气很跳跃,也许前一还有十多度。 但当一阵阴雨气过后,气温便会下降到个位数。 早上醒来时,听着从窗外传来的滴滴答答雨水声,洛特·杜根便觉得心情有些灰暗。 人老了,往往更喜欢阳光灿烂的气。 尤其是普林斯顿的秋,哪怕是晴空万里,气温也只有十八、九度,哪怕是直接站在太阳下,也不会觉得炎热,只会感觉温暖。 如同往常般起床,洗漱,妻子已经准备好了早餐,一块三明治搭配一杯牛奶。 顺手把猫从餐桌上给丢下去,然后开始享用早餐。 今的三明治里还搭配了一个煎蛋,很美味。 出门时,洛特·杜根带了一把大伞。 好处是能把他整个人都隐藏在伞中,这样他就能理直气壮的一路上不跟任何人打招呼。 没办法,他心情实在不太美丽。 就这样一路走进他的办公室。 习惯性的打开电脑,悦耳的邮件提示音便响彻办公室。 昨又收到了十多封邮件。 不用问,少部分是曾经学生发来慰问的,也有表达不满的。 还有乔泽的。 时差让两人很难即时交流。 毕竟两人都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点开邮件看了看,洛特·杜根眨了眨眼,然后取下眼镜,擦了擦,再次确认了一遍。 忽略了乔泽拒绝邀请的那些废话,注意力放在了后半段。 又完成了新课题么? 论文已经提交了? 嗯,一个月一篇论文? 上次他家的猫一次生了几个来着? 脑子里想着稀奇古怪的事情,洛特·杜根没有回信,而是抱着狐疑的心态点开了论文投稿系统,然后很快便顺利找到了乔泽投的那篇论文,然后陷入沉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