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超越几何学的诞生! (第3/3页)
时间内,连续在《数学年刊》发表了三篇论文的数学家。
更严格的来说也是世界上第一位能三个月在四大顶级数学期刊上连续发表三篇论文的数学家。 很多记录就是在这种不知不觉中被打破的。 以上乱七八糟的事情,并没有影响到西林数学研究所的那栋三层小楼。 平日里大家还是该干什么就干些什么。 尤其是对于乔泽来说,自从搬到这边来之后,他家跟寝室都很少回了。 这栋小楼给他分配了一整层,除了办公室跟会客室外,徐大江还给乔泽安排了一间舒适宽畅的起居室。起码住两个人完全没问题。 乔泽帮刘尘风从学校争取到了一个关于calderon-zygmund理论在pde中应用的课题,主要研究奇异积分算子,拟微分算子,仿微分算子,fourier积分算子这类东西。 学院批了二十万的研究经费。 对于一个博士生来说,有了独立的课题跟经费,乔泽还帮他找了两个免费的劳动力,这时候就该直接搬走了。 乔泽新的研究里也没他什么事,而且就研究所来说,近期也不会做这方面的研究。 但刘尘风的脸皮足够厚,跟着搬到了二楼,不肯离开。 虽然严格来说刘尘风并不算数学研究所的一员,但也没人赶他走,就这样赖了下来。 主要还是新成立的数学研究所还没什么人。 领导暂时就两位。 所长是李建高,但办公地点暂时还在数学院那边,所以并不经常过来。 还有一位副所长是从心甘情愿从燕北大学转来的许昌树教授,目前主要工作是研究切分法在ζ函数上的应用。 乔泽虽然是未来的首席研究员,但因为还没完成从本科毕业到博士毕业的手续,所以暂时只是挂名。 汉娜则临聘为研究助理。 平时乔泽需要她做些什么,会直接发邮件。 并不是没人愿意加入。 恰好相反,想加入这个研究所的人很多。 光是西林数学院跟物理学院一堆的讲师跟教授都想加入。 不止是乔泽这块招牌,更因为新成立的研究所分的编制很多。 据说不但争取到了三个正教授跟七个副教授的职称,还有十多个从助理研究员到研究员的职称。 简单来说,如果能混进研究所,随便出了什么成果,可比竞争学校的编制要容易许多,尤其是对于还处于非升即走状态的讲师们来说。 可惜的是,暂时研究所还没有招人的计划。 理论上说李建高是有资格安排人进研究所的,但可惜的是,李建高知道自己耳根子软,直接把权力丢给乔泽。 对于乔泽来说这么麻烦的事情自然是先丢一边,他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能尽快博士毕业。 至于本科论文的事情,李建高专门给乔泽打了个电话,问了一下乔泽的想法。对本科毕业论文选谁做导师这件事,乔泽并没有纠结,干脆把早已经准备好的论文发给了李建高。 之前做杨-米尔斯解存在性证明时,从手稿截取的一部分内容,再让豆豆润色一下,别说应付本科毕业了,就算是拿硕士学位也足够了。 意思也很简单,感谢谁无非是在论文前后加句话的事情,时间不能浪费在这些有的没的东西。 主要是最近乔泽真的沉溺到课题研究中去了,根本无法自拔那种! 一旦就解决质量间隙问题继续展开思考,乔泽便发现当通解能够自洽地描述规范场的演化,这让他可以重新去解释规范场动力学,并对高能物理学中数学结构进行全新的诠释。 尤其是当考虑到新代数对应的物理结构时,介于超螺旋空间代数的基本性质,就会导致规范场的一些旋转和涡旋结构。这又会反过来影响到物理意义上的拓扑性质。 翻译过来便是,如果超螺旋空间代数具备物理意义,那就意味着还一种或者多种新型的物质状态或场的拓扑性质没被物理学发现。 如果最终确定他是对的,那就很有意思了。 虽然乔泽对于理论的应用一直不太感兴趣,但这次如果是对的,就意味着现实中也许有一种方法能够调控物体的拓扑不变量。 比如通过改变电场和磁场的分布,调控材料的质量间隙存在跟大小。甚至设计出相应的几何学理论,来设计具有特定电子结构和质量间隙性质的新型材料。 没错,这一刻,乔泽感觉他已经打开了一道新世界的大门。 根据他已经完成的思维导图,他要为超螺旋空间代数设计一套相应的几何学理论,乔泽决定将之暂时命名为超越几何。 同样,在超越几何中有非传统的能带结构描述以及非传统的拓扑性质。 当然这些描述都是跟超螺旋空间代数相对应的。 甚至短短这几天里,乔泽已经完成了关于超越几何中的两个重要公式的描述。 第一个是超越几何学特性相关的非传统电磁场:] 其中和分别是电场和磁场,则是非传统几何学引入的场。 第二个则是超越几何学的拓扑性质: 其中是非传统电磁场的场强张量,是迹运算,表示外积。 这两个公式足以奠定超越几何学的基础。 如果让那些已经离去的学者们知道乔泽这些天的成果,大概会再次集体颅内高潮。 并强烈要求乔泽的报告会应该继续延长…… 但可惜的是这两个公式暂时还没人知道。这他的博士论文完成之前,乔泽也没打算公布这项研究成功。 毕竟喜欢在顶刊刷论文这件事,完全是外界对他的误解。 起码就目前来说,乔泽觉得他发的每一篇论文,单纯都是正好需要而已。 比如最初他需要快速刷声望,让李叔能赶紧达成心愿。所以朝着最容易的智能模型下手。 解决杨-米尔斯理论的一系列问题,则是好多年前就已经定下的目标。 现在,对乔泽来说,积累阶段已经过去,最精彩学术生涯终于开始了…… 请访问最新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