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议定盟约(上) (第2/2页)
别于其他诸侯的粮本位,而是成了金本位。 所谓金本位,就是我方的赋税以收取钱财为主,粮草为辅。 因为我的治下大兴工商业,加上高昂的商业税收,所以我方以后每年的赋税中商业税占了大头。 从商贾手上收取的商业税,都以财货的方式进行支付,这也导致了我方每年赋税收上来的粮草远比其他诸侯要少,但财货远比其他诸侯要多。 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在官府有钱之后,便也有了能力实施辅兵制度。官府会给参与军事训练的青壮发钱,给服徭役的民夫发钱,还有大量的财力养活无数的工匠。 而有了钱后,还能用钱向百姓收粮,这可比通过高赋税收上来的粮食要好多了。 这一系列制度下,不仅让百姓们生活过的更好,也让官府在民间的口碑越来越好。 所以在仔细研究完曹cao方拟定的盟约之后,我方毫不犹豫,直接就全部答应了下来。 接下来,就等着曹cao和他的谋臣们,研究我方拟定的盟约了。 因为盟约是双方共同需要履行的,所以在我方接受对方条件的同时,对方也需要接受我方的全部要求。 倘若曹cao也答应,那接下来就好办了,只需要根据双方的条件重新拟定一份正式的合约。
倘若曹cao不答应,那也无甚要紧,就像做生意讨价还价一样继续谈呗! 但结果也是一目了然,对于我方提出的条件,曹cao并不能全部接受。 “吴侯,这联军一事还需从长计议,由谁担任盟军、主帅一事,都需要日后商量着来!因此,请恕曹某不能答应吴侯的第一项条件!”曹cao说道。 “既然如此,也罢,那第一项咱们就从长计议吧!”我回答得也是十分爽快。 “还有第三项,南阳本就是天子的祖地,吴侯理当归还。而广陵属于徐州,和吴侯无甚关系,如何就要作为补偿?”曹cao提出了他的见解。 “倘若魏公愿意让出广陵,我等双方在盟约达成后,便可以淮水为界。如此一来,我方在南,魏公在北,双方井水不犯河水。倘若魏公同意,那魏公所要求的我方边境驻军数量,我方也是好说!”我微笑着说道。 曹cao听后不禁皱眉,但其实并非曹cao不同意,而是身为徐州刺史的桓温不同意啊! 要说桓温本是曹cao乡党,二人自**好,桓温也是四位刺史中对曹cao最为忠心的。 也就是说,曹cao的决定应当能够代表桓温的意志,可现在怎么反过来了呢? 所谓事出无常必有妖,原本以为曹cao会爽快答应的一件事,现在竟然出了变故。 我不禁眯着眼睛,看着曹cao,脸色也不善起来。 注:桓温(312年~373年),字元子,谯国龙亢县人,东晋时期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 出身谯国桓氏,姿貌伟岸,豪爽大度。 咸康元年(335年),参与庾翼北伐。 永和元年(345年),掌握长江上游地区的兵权,溯江而上,灭亡成汉,声名大振。 掌权期间,抑制朋党,改善吏治,抑制兼并,实施土断,重视民间疾苦,改善教育。三次出兵北伐,在声望受损后,奢求朝廷加九锡,受制于王谢势力阻碍,未能如愿。 宁康元年(373年)七月,病逝于姑孰,享年六十二岁,丧礼依照安平献王司马孚、西汉大司马霍光的旧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