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第2/4页)
说过女生有几个肚子吗?吃饭的肚已经饱了,吃零食的肚还饿着呢!” 第一次听这种强词夺理的理由,少华真是无语!大叹:“你们女生的嘴真是厉害,怎么说都有理!不过比今晚向岚好,你说话虽然强词夺理,但不强势,没有压力感。” “向岚是谁?” “新同学,说话很厉害,很直接。感觉有种城里人的优越感,和她说话有压力,不知什么时候会给她呛得不知说什么好。” “有那么厉害吗?”建萍有点不相信,顿了顿,微微一笑,说:“你平时不是说我很厉害吗?现在见识了吧,什么是真正的厉害!” “呵呵……”少华傻笑着。 旁边有间士多店,建萍站定了,说:“天气这么热,我们买支雪糕吃吧。” “还吃,你不是说已经饱了吗?”话刚出口,旋即反应过来,说:“我知道了,你们女生有几个肚子,现在是雪糕肚饿了。” 两人边吃边走,走一路便吃了一路。 “建萍,今晚我才知道你很能吃哦。”少华调侃道。 “什么啊?好不容易出一次街,你不允许人家嘴馋一点?再说,哪个女孩子不喜欢吃零食的?”建萍忿忿不平辩解道。 “嗯,你说得对,忽然觉得你像我家养的猫,平时家里做什么好吃的它准能知道,围着人‘喵喵’叫个不停,特别是煎鱼。” “姚少华,你怎么能把我比作猫呢!”建萍跺着脚,似嗔似笑。 玩笑开大了,少华忙转移话题,说:“嘿,街上的菠萝木都砍掉了,真可惜!” “早就砍掉了,是你不知而已。” “哦,我记得以前街两边都是高大的菠萝木,暑假进城玩,老远就闻到菠萝的香味。” “嗯嗯,以前菠萝木是真多,一到暑假,满街都是菠萝香,典型的南方特色。”建萍一脸向往,嘴角藏着笑意,真美!少华一直觉得神情专注的女孩很美。 建萍就是这样,心里不藏事,很快就雨过天清。 街上的行人开始多起来,基本都是学生打扮,男男女女,三五成群,大家都兴高彩烈,小声聊天,恣意欢笑。年轻人都是这样,喜欢热闹,恰逢周六,学校不上自修,大家都向大街涌来,玉城街一时人潮涌动,熙熙攘攘,比雾柳镇的圩日还热闹。 街两旁的店铺灯火通明,生意火爆。少华被一阵清远悠扬的吉他前奏吸引,循声过去,原来是一间卖日用品的商店。有意思的是商店名称叫“8元店”。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商店,好奇心驱使,少华和建萍信步走了进去。 店里面商品琳琅满目,除了日用品外,还有精美的饰品。一看就是专门针对学生消费的便利店。为了确定是不是真的所有商品都是8元,少华向老板求证。老板是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人,人很健壮精神,说话语速很快。得到证实后,少华内心欢呼雀跃,当即买了一瓶大大的洗发水,十大九不输嘛! 建萍见小饰物很精致,在饰品货架前流连停留。左瞧瞧右看看,放下这件又拿起那件,爱不释手。 “你们女孩子就喜欢这些小巧精致的东西。要是我,就买实用的东西好。” “你不懂,生活不能太实用主义,有时也需要些精神上的点缀。” 最后,建萍选了一个指甲钳、一个木制的笔筒,上面是一条小木船,木船上刻着“一帆风顺”,字体苍劲有力,格调非凡,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感。 少华见笔筒既实用又美观,也买了一个。刚开学,也讨个好意头吧。 两人来到柜台前付钱,少华想起刚才在门口听到的歌曲,问老板:“刚才放的是什么歌,真好听?” “你说的是哪一首?”老板边收钱边问。 就是那首“长夜空虚使我怀旧事,明月朗相对念母亲。父母亲爱心,柔善像碧月,怀念怎不悲莫禁……”少华轻声哼起来。 “哦,是这首歌。是陈百强的《念亲恩》。怎么,你也喜欢这首歌?” “嗯嗯,感觉旋律很悠扬,歌词也有意思。” “这首歌现在很红,随便一间音像店都有放,红遍了玉城的大街小巷。没办法,人家港台的流行曲就是量多质优,特别是近一两年,碟机出来后,音像店像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生意真是好。港台有什么新专辑新电影,不几天就会在玉城有得卖。现在的小孩对港台明星如数家珍,什么玉女周惠敏,忧伤王子、四大天王等等。连中年大叔都喜欢台湾歌手卓依婷,可见港台娱乐文化对玉城县的影响有多深!”老板打开了话咂子,滔滔不绝。 说话间,店门外传来一串口哨声,之后就一阵刺耳的摩托车发动机的声音。少华和建萍循声看出去,有几个长发青年坐在一辆女装摩托车上,急促地响着喇叭,穿行于人流中。行人纷纷让路,身后是一串恣意的说笑声,旁若无人的张扬。 “你看,这些飞仔就是受香港黑社会电影的影响,整天无所事事,一心想着做大哥,收马仔,泡妞。仗着家里有点钱,吃喝玩乐。”顿了顿,说:“你别看他们的摩托车不起眼,都是什么豪迈、大白鲨之类的,一万多块钱一辆。唉,钱多也未必是好事,养出了一班烂仔。” 老板娓娓道来,稔熟得像亲眼所见。少华忍不住问:“老板,你好像对他们的生活挺熟悉的!” “呵呵,何止熟悉,本人就深受其害!” 少华和建萍面面相觑,想不到戳到老板痛处了。 他瞅了少华一眼,说:“后生仔,你系啱出城读高中吧?” “嗯嗯……”少华和建萍点头应道。 “来到城里读书,千万不要跟人学坏。城里不比农村,诱惑多,有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