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第2/3页)
/br> 少华打开背包,把上次吃剩的九制陈皮递过去,说:“喏,含点陈皮吧。” 建萍接过陈皮,莞尔一笑。含着陈皮,伏在前位靠背上。 后排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原来邓老师也给颠醒了,正坐在座位上穿皮鞋。蓬松凌乱的头发,惺忪的眼睛,少华第一次见这么随意的邓老师,一时有点对不上号! “Hi,邓老师我们又见面了!”少华有点尴尬。奇怪,不修边幅的是邓老师,尴尬的应该是他才对啊。人有时就这么奇怪!他哪里知道,现在的邓老师一心只想着发财,已经没那么多心思顾着打扮了。以前的他啊,出门前必要梳头,直到一丝不乱,皮鞋必定要打磨得锃亮才敢出门。现在竟然在车厢里酣然大睡而不自敛。 见是少华,有些错愕,慌忙用手指梳了梳凌乱的头发,问:“今天回学校,怎么你也坐长途大巴?” “我也是第一次,是火生截的车。可能收假,回乡的乘客少的原故吧!”少华解释道。 想不到在长途客车上也会遇到自己的学生,只要有缘,人生何处不相逢! 少华和邓老师一问一答吸引了鸿明他们。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见过自己的小学老师,鸿明显得特别兴奋。高兴地走到后排,问:“邓老师,想不到在这里碰上你。你现在在哪里教了?” 邓老师笑着说:“是啊,我也想不到。以前教你们的时候,还是小豆丁,想不到现在都长这大了!我在哪教,你问少华就知道了。” “他是我的班主任。”少华笑着补充。 “这么巧,你们真是有缘。”鸿明啧啧称奇。 大家都向车厢后排走去,围着邓老师问长问短。建萍因为晕车,就近坐在空位上,静静地听他们聊天。李水娇不认识邓老师,显得有点腼腆,也坐在建萍旁边。 火生好奇,大大咧咧地说:“刚上车的时候,发现后面睡着个人,我还以为是从深圳回来的打工仔,想不到是邓老师你。邓老师是出去旅游吗?” “老师哪有钱去旅游啊!去深圳探我哥而已。”说完,有点不好意思,顿了顿,说:“坐了一晚车,实在太累,躺在座位上就睡着了,确实有点形象不佳。” “没有,没有……”大家忙笑着说:“这都是人之常情。” “嗯嗯,确实是累。玉城县出去打工的人真不容易。玉城县是山城,通往珠三角的路只有一条国道,下了高速就是崎岖蜿蜒的柏油路,路面又小,转得人头晕。坐一次车成十个小时,人就在这左摇右晃中颠簸,一般人真熬不住。与珠三角一马平川的公路网真是天壤之别。所以,你们都要认真学习,冲出这重重大山,走向大城市,那里才是你们理想的归宿。”邓老师稍作休息,又恢复了侃侃而谈的本色。 “老师,外面的世界是不是很大很大?”建萍很好奇。 “嗯嗯,外面的繁华不是一个没出过省城的人可以想象的!你们还小,以后大把前程。按***的话说,你们正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充满朝气,正是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时候。学好本领,以后到更广阔的天地去翱翔。”邓老师声音有点大,可以看出比较激动。 建萍听得很认真,邓老师说到精彩处总能引起她的兴趣,会心一笑。大家都被邓老师所描绘的世界吸引了,心里蠢蠢欲动,摩拳擦掌的想出去大干一场。仿佛他们就是超级赛亚人,一出马就能干出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业。不过,邓老师提醒他们,要有金刚钻,才能揽瓷器活,当前的任务就是学好习,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 年青都是这样,总是对未来想得太完美! 座中除了建萍,听得入神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少华。他本来是一个随意的人,对未来没有太多的规划。总认为自己是个农民的儿子,能跳出农门就已经是很大的成功。如果没有以前和邓老师他们去玩铁索桥后,在柳树下等文英和青芸时,邓老师对他和火生说起大学的美好,他还是一个懵懂小孩,过着随遇而安的生活。正是那一次的聊天,让他幼小的心灵开始萌生对未来的想象,憧憬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像邓老师那样,成为一个大学生。这一信念改变了他,让他开始努力学习;这一信念支撑着他,让他克服重重困难,一步一个脚印,终于考上了县一中。邓老师就像一个播种者,在少华的心田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邓老师的话让少华的心灵再一次受到震撼。出到县城读书,城里的街道到了晚上还灯火通明,车流如织,这是少华的家乡,地处偏僻的雾柳镇难以比拟的。高中生活虽然是短短的一个月,但城市的繁华已经在他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以至于遇到向岚的高冷都认为是一种独特的风格。对城市的向往,不单是鸿明,其实还包括少华,只不过他看得更远,想通过学习来改变现状,而不是学时髦,模仿他们而已!现在听到邓老师说外面的世界比玉城县不知大了多少倍,坐公交车能转一天,心里的震撼可想而知!他早已心心念念向往不已了。 前天和伙伴们谈好的理想又要修正了,在玉城县做个老师,好像已经不能满足他对外面世界的欲望!在他面前打开了一扇窗,从此窥探外面世界的想法就再也刹不住。而这开窗人,正是邓老师。或许,建萍说得对,要出去寻找城市的童话。改革开放后,信息的流通越来越快,一方面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开阔思路;另一方面又造成了人们的抉择困难,朝秦暮楚,所谓花多眼乱就是这个意思,那种从一而终的思想日渐式微,从而也慢慢开始迷茫。 回到玉城县,已经差不多12点,下了车,邓老师请大家到快餐店吃猪杂汤。大家都已经饥肠辘辘,也不推辞,很开心地走进车站旁边的快餐店。众人都很羡慕少华有这么好的老师。只是他们何曾知道,邓老师其实已经把少华看作是自己的弟弟。从那一次,他模仿自己的笔迹写信给青芸开始,他就喜欢上这个人小鬼大的学生了!从小缺爱,对于每个关心自己的人,他都倍加珍惜,特别是这次国庆节的经历,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生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