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英雄_丁卷 第二十九章 移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丁卷 第二十九章 移交 (第3/3页)

些人嫌麻烦,储存费用将适当减免,铁路的运费也将对于分级之后的大豆优惠,这样既能分级又能给铁路公司拉货源,一举两得.最后就是当地的合作社制度,这事叛公司的要做的事情,大豆终究是一种商品,世界贸易的油料有涨有跌,气候每年也会有变化,所以从种植上去调配还是很有必要的."

    杨锐一口气把该说的东西都说了出来,但还没有说完就被杜亚泉打断了,他道:"这样就不光是做生意这么简单了,这……这好像,好像我们变成了官府一般,在cao纵整个大豆生产,加工和贸易,竟成,我们有这么多钱贷给他们建榨油厂吗还有合作社,这是要把所有的百姓都联合起来啊,这能做到吗"

    "这有什么做不到的,关东银行现在沪上影响颇大,而且沪上那边不少人做大豆都发了财,即便不是我们贷款建的榨油厂,只要用了我们的机器,受过我们的培训,那也就会加入大豆贸易商会,其实我们做的就是整合这些榨油厂,整合武器一是铁路,二是榨油机,现在各地的榨油机都很落后,我们之前用的那种压榨机在技术上是比其他人设备都先进的,那些办榨油厂的人难道不知道要买这种设备"大豆产业计划是东北的重中之重,整个计划费了杨锐不少心血,"农村那边其他的不提,关键是我们能掌握大豆价格就好了."

    见到杨锐说大豆价格,杜亚泉却道:"前这几年东北大豆的价格是我们说了算,这都是因为占了沪上那边的便宜啊.可只要日本人的出口量超过了我们,那东北大豆的价格就将由他们来定.这…这便是我最最担心的事情!"

    定价权是农产品贸易的最关键权力,谁掌握了货源,谁就掌控了一半的定价权.而另一半.则在贸易商那里,天字号控制的粮站,大车店不少.算是掌握了货源,而内贸和出口的量极大,算是控制了贸易,这样基础上完全可以cao纵大豆的价格.不过随着大豆外贸量的攀升.按照报告三年之后将达到四十万吨——杜亚泉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其实按照历史这不但是真的,而且这个量只有实际数字的一半——这样的出口量下,日本人的议价能力自然会提升,哪怕大豆比蚕茧耐储,但一个不好,又是胡雪岩第二.

    杜亚泉的忧虑杨锐却不当回事.他笑道:"秋帆兄,不要担心,一切都在控制范围之内."说完杨锐却转移话题了.他另外问道:"这边学校办的怎么样了杭州的事情有影响吗"

    "影响有,但是不大."杜亚泉虽然想不到杨锐的底气在哪里.既然他不提他就不好问了,他只好说道:"包括对于这边的实业,影响也不大,去年年末的时候,北京那边特意的来了一批人,说是探查辽东这边的木业情况,但其实是在调查天字号在通化的规模,来的都是几个人都是斯斯文文的大官,我还同他们吃过饭,他们见到这边的规模这么大了,倒是吓了一跳,还问我这是中国人办的还是洋人办的,我当时说,大部分都是中国人办的,不过里头杨锐的股份也不少.他们走后到时没有什么动静了,就是赏了我一个二品顶戴,算是收买吧.

    学校这边要比关内办的好,毕竟这边粮食比关内便宜,要是全吃高粱的话一个学生一年只要五两银子,现在是混着吃,每人六两银子不到.小学生计有六万三千余人,中学九千七百余人,两所学校,一是通化法政学堂,学生七百余人,二是通化技术学堂,这个人多一些,大概有一千三百余人人..哈尔滨大学还是建,但是估计今年秋天就可以竣工了,规模和沪上的同济大学堂相当,就是俄国人的教授没有沪上的多."

    "怎么,你这边似乎比华北的规模大不少教育会拨款拨的多吗"杨锐记得小学生华北只有一万出头,加中学生也就两万人,可现在东北这边却有八万多学生,以六两每人每年计,那也要四十多万两,教育会对东北的拨款一定没有这么多的.

    "沪上拨了三十万两,东北这边自己补贴了一部分,还有就是和我们一起办工厂的商绅捐了一些,现在东北各县都有我们的学校,特别是辽东这边,各乡镇都有学校,移民那边是,小学堂办的也不少."杜亚泉发觉自己的说漏了,有些语无伦次的说着邢话,他明白他这样是违反内部管理条例的,毕竟教育全部挂在教育会名下,同时任何的资金都控制在财务这边,东北既然是有额外的钱办学,那一定是财务监管体系有漏洞.

    四十万两,差额近十几万两,商绅是不可能捐这么多的,杨锐盯着他问道:"这些钱哪来的"

    看着杨锐盯着自己,杜亚泉背上全是冷汗,他很为东北的教育骄傲,但却不想几个数据就让杨锐看出了问题,他苦笑道:"是做私单来的.主要是通化轮船公司这边,核定的装载量是五百吨,但是实际上是可以多载的,每次能多装一百多吨,一条船一年能多装四千多吨,现在轮船公司十多条船,一年便能装六万多吨.这六万吨煤一年下来也有十八万两.赚的钱除了小部分给了船工之外,其他的都投到学校里去了."

    杜亚泉说完,杨锐却不做声,轮船公司打报告超载的事情他是知道的,但是浑江太过弯曲,鸭绿江也是季节性河流,水位深浅不定,所以当时的意见是禁止超载,谁能想到对航线越来越熟,加之额外收入的诱惑,轮船公司这帮人居然超载一百多吨,真是想钱想疯了……

    "你先把手上的事情移交吧.等财务监察那边调查完了之后你再上班."杨锐言语冷峻,只寒到杜亚泉心里.

    杜亚泉听到杨锐说移交,脸色顿时灰暗起来,早先天字号也查出不少营私舞弊的,但数额都很小,几百两的居多,包括之前有一个虞辉祖的亲戚,挪用两千多两货款被查了出来,虽然退赔了货款,但还是被严肃处理了.杜亚泉想着杨锐对于挪用和贪污的强烈反感,自己这边真不知道会怎么样,他愣了半响,最后对着杨锐点点头,强作镇定的道:"好.我马上移交."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